回复主题: 20号首日软件销量速报
作者:铁西瓜.

原帖由 黑龙 于 2007-9-24 19:20 发表

这不,又开始自己编了……这就是你的独门绝招啊

我说过《战国无双KATANA》有多好吗?说来说去就是找不到半点证据,只能空口指控。
“试玩评价不错”是来自乌龙blog记录的新闻报道,“操作满意”就是试玩时得出的评价,“满意”是不是可以算“不错”?我说过全部方面都不错吗?

根据乌龙blog的报道,报道中提到评价的部分是正面的,没提到是否有负面的部分。那么玩家就只听到了正面的部分,而没听到负面的部分。那么即使玩家不会因此就得出“游戏素质好”的结论,那也不会得出“游戏素质差”的结论,明白?

不管游戏素质究竟好不好,就算游戏素质差,但玩家在游戏发售之前并不知道“游戏素质差”,所以“首日销量不高不是因为游戏素质差”。明白?至于“操作满意是不是代表游戏整体素质好”对这一点没有影响。

我引用乌龙blog的文章就是想说明“首日销量不高不是因为游戏素质差”,至于其他的,是你自己此地无银三百两引申出来的。


“无双是百万品牌”论是你自己提出来的,又要耍赖了? ...


不知道是谁比较喜欢编造,也许是他忘记了自己曾经引用过的乌龙的BLOG发言
————————————————————————————————————
乌龙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8f71b01000d7k.html

2007-08-04 19:34:23


koei昨天举行了一个专门针对媒体记者的“Koei Media Day 07”,上面提供了《战国无双KATANA》的试玩,出乎意料的是,记者对《战国无双KATANA》的表现都挺满意的。

原来以为《战国无双KATANA》是类似《勇者斗恶龙:剑神》那样用手挥动Wii手柄来杀敌,根据他们的试玩,其实不是这样的:《战国无双KATANA》更像一个光枪游戏,也就是对着近处的敌人按A键就可以挥动手中的近身武器(如刀剑)攻击敌人了,当然,对远处的敌人要按B键,用火枪攻击敌人,此外,如果连续按3次A键再挥动Wii手柄,就可以放出强力攻击。记者们对这样的设定很满意,因为操作起来不会很累,说明koei的开发人员还是动了脑筋的。

个人也觉得这样的设计很不错,因为我一向对Wii手柄的指向功能很看好(见下面的“Wii+光枪游戏”系列文章),如果能多一点使用这个功能的游戏当然是正中下怀。看来Wii的《战国无双KATANA》虽然不是正传,也有体验一下的价值。

————————————————————————————————————

以上三个用红字标注的部分,是乌龙BLOG中为数不多提到“表现”“对这样的设定(操作)满意”以及“很不错”的评价,我想这大概就是张老师引用的根据吧?

请问张老师这其中哪一段话或哪一部分表现出“试玩评价不错”的原话或者定义?

我不妨来上下总结性的说一说:

张老师辩论的基础,最初是这个:

原帖由 黑龙 于 2007-9-21 23:40 发表
根据乌龙blog的介绍,《战国无双KATANA》试玩的评价并不差。

另外,这个销量有什么可意外的吗?你们都不看日本amazon?根据日本amazon排名来判断游戏销量,准确度非常高。


而张老师的根据自然是乌龙的发言。

但乌龙的发言只表达这么几个意思:

1、记者们对战国的表现挺满意

2、结合第一点,乌龙具体指出记者们对战国的什么表现很满意。也就是后来说的“因为操作起来不会很累”的“设定”表现很满意。

3、乌龙结合了上述两点,阐述了自己对战国操作的意见——“这样的设计很不错”。

从上面三点来看,哪一点也没有指出这是代表着“试玩评价不错”的意思,因为很显然,对操作的评价虽然从属于试玩评价,但试玩评价并不仅仅是操作评价一项,它还有很多,如快适性、如爽快感,如动作的流畅程度,如多敌模式的探索等等,这些都是属于试玩评价,而乌龙在他的博客中并没有针对试玩评价作出结论,只是很单纯的提了一下记者和自己对操作的印象。这如果是乌龙自己表达观点完全没有什么不妥(事实上乌龙也不会想到有人会拿着他对操作感的好感做所谓“试玩评价不错”的大课题)。而具体有没有负面评价,这个乌龙没有在他的博客中提及,只能去看原文报道,也许原文是从正反两方面来阐述,而乌龙作为支持n的玩家,在自己的博客评价中比较突出的体现好的一方面是完全正常的。而张老师却断章取义,根据乌龙博客中对操作的好感得出“试玩评价不错”的结论,进而论证所谓首日销量的低迷不是因为素质差的原因。恐怕这世界上说可笑的事也无外乎如此了吧?

我非常清楚张老师话里的潜台词,但我不用说出来,只是就事论事:张老师,您既然是阐述首日销量的低迷不是因为素质差,那么您首先要证明先前给日本玩家的印象是wii的《战国》是个试玩评价好的游戏,要证明这一点,用乌龙博客的说辞来论证显然是不行的,乌龙是中国玩家,其博客也是面对中国朋友,他的评价是不会影响日本玩家的取向的。而且就算退一步来说,引用乌龙博客的说法,其好评也集中在操作上而不是整个试玩评价,试玩评价不光有操作,还有其他各方各面,您仅仅引用乌龙的说法,从操作一方面来论证明显是不够的。除非您告诉大家说操作一方面就代表着整个试玩评价……那样恐怕别人也就没什么好对你说的了。事实上日本玩家有没有听到负面评价,负面评价有多大,你从乌龙的博客中是无法得知的。也就是说,你的“试玩评价不错”的结论,是无法通过你引述的乌龙说辞获得足够的立论基础的,而如果你不能论证出“试玩评价不错”的理论,建筑在其上的“首日销量不畅不是因为素质低下”的高层理论也就无法立足。人家根本连辩驳的需要都没有。懂吗?

跟我谈理论,你还差着远,尊敬的张老师。

百万品牌论我已经解释过了,至于说你能不能理解我管不着啊,哈哈哈哈哈:D :D :D



[登录后才可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