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FC俱乐部>>游戏业界综合讨论区>>
- 翻页: < ##1 ##2 ##3 (3/3页)
- 刷新/显图/登录/注册/WEB




回复列表 (149)
#101 zj87813096 2007-9-24 19:42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9-24 19:39 发表
真是有意思了。

战国8000是因为游戏差,boogie6万是因为游戏差,极品飞车也是因为游戏差?
原来wii上有这么多差游戏的吗?

极品我没玩过,没资格评论。
boogie和katana都是根据wii的特性优点,认真做出 ...


有哪家第三方支持着WII,第三方的烂作多简直就是理所当然,这哪是在做游戏,分明是在恶搞

===================
#102 silence 2007-9-24 19:43
原帖由 zj87813096 于 2007-9-24 19:42 发表


有哪家第三方支持着WII,第三方的烂作多简直就是理所当然,这哪是在做游戏,分明是在恶搞


哦。知道了。原来wii上面的烂作很多是吧?

去年发售到现在总共出了多少游戏呢?
而且好好的游戏,怎么制作过来都这么烂了呢?

===================
#103 zj87813096 2007-9-24 19:47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9-24 19:40 发表



倒……

重新制作一款游戏居然比原样不动的复刻还省钱。


这算哪门子重新制作?改个视角,把所有的要素在恶搞一下,能花多少钱

妇科的话骗得钱可能就不多了,但搞个新的准能骗钱

===================
#104 silence 2007-9-24 19:49
原帖由 zj87813096 于 2007-9-24 19:47 发表


这算哪门子重新制作?改个视角,把所有的要素在恶搞一下,能花多少钱

妇科的话骗得钱可能就不多了,但搞个新的准能骗钱


:企鹅捶地: :企鹅捶地: :企鹅捶地:

这句话可以传世了。

===================
#105 zj87813096 2007-9-24 19:56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9-24 19:43 发表


哦。知道了。原来wii上面的烂作很多是吧?

去年发售到现在总共出了多少游戏呢?
而且好好的游戏,怎么制作过来都这么烂了呢?


PS2初期烂作也多,跟这也是没得比,那是因为PS2时就他一家,慢慢得到第三方的支持就是理所当然的,而现在除了WII还有XO和PS3,人力物力本身就分散了,再加上重视程度不均,wii现在这样就说的通了。

第三方最初就没有重视WII这个平台,就算现在全力支持,也要花个时间吧,这些烂作本身就是前面立项准备好了的敷衍性的东西,已经在进行中不可能取消吧?

要等wii上的第三方好作品估计还是要等个一两年吧。



===================
#106 耶稣复临 2007-9-24 21:01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9-24 19:39 发表
真是有意思了。

战国8000是因为游戏差,boogie6万是因为游戏差,极品飞车也是因为游戏差?
原来wii上有这么多差游戏的吗?

极品我没玩过,没资格评论。
boogie和katana都是根据wii的特性优点,认真做出 ...

:企鹅捶地: :企鹅捶地: :企鹅捶地: 见识了
原来不是因为游戏差,是玩家品位达不到人家的高度啊

===================
#107 耶稣复临 2007-9-24 21:02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9-24 19:39 发表
真是有意思了。

战国8000是因为游戏差,boogie6万是因为游戏差,极品飞车也是因为游戏差?
原来wii上有这么多差游戏的吗?

极品我没玩过,没资格评论。
boogie和katana都是根据wii的特性优点,认真做出 ...

战国,Boogie,加上前两天写文评论的龙洞和天刀

可见您老最近的时间都搭在这些“好游戏”上了:企鹅抽筋蹬腿: :企鹅抽筋蹬腿:

===================
#108 耶稣复临 2007-9-24 21:04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9-24 19:39 发表
真是有意思了。

战国8000是因为游戏差,boogie6万是因为游戏差,极品飞车也是因为游戏差?
原来wii上有这么多差游戏的吗?

极品我没玩过,没资格评论。
boogie和katana都是根据wii的特性优点,认真做出 ...

一杆子把70W+的复刻好几遍的生化4给喷飞了~~原来生化不是传统游戏,是异质来的

===================
#109 铁西瓜. 2007-9-25 08:34
原帖由 黑龙 于 2007-9-24 19:19 发表

wii是最流行的主流机,不管wii版是不是敷衍之作,都应该比其他机种版本卖得好,照你的理论,玩家不是根据游戏本身来选择,而是根据流行程度来选择。

是没查到,要不你贴出来?


在最流行的主机sfc上的《女士大冒险》和不流行的主机md上的《皇帝的财宝》,哪个销量高?

主流机上不仅意味着装机量高,也意味着厂商间竞争更激烈,装机量提供你可能卖多软件的条件,但竞争的激烈考验着你软件登陆,制作投入的诚意。张老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吗?也许只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哎呀,同样出自全能的数据,居然查不到,这将是怎样的……哈哈哈哈哈

我有什么义务帮你找,如果要找ps3软件消化率低的,我倒是可以帮你找到,你找不着wii软件消化率的数据关我什么事?哈哈哈哈

===================
#110 铁西瓜. 2007-9-25 09:08
原帖由 黑龙 于 2007-9-24 19:20 发表

这不,又开始自己编了……这就是你的独门绝招啊

我说过《战国无双KATANA》有多好吗?说来说去就是找不到半点证据,只能空口指控。
“试玩评价不错”是来自乌龙blog记录的新闻报道,“操作满意”就是试玩时得出的评价,“满意”是不是可以算“不错”?我说过全部方面都不错吗?

根据乌龙blog的报道,报道中提到评价的部分是正面的,没提到是否有负面的部分。那么玩家就只听到了正面的部分,而没听到负面的部分。那么即使玩家不会因此就得出“游戏素质好”的结论,那也不会得出“游戏素质差”的结论,明白?

不管游戏素质究竟好不好,就算游戏素质差,但玩家在游戏发售之前并不知道“游戏素质差”,所以“首日销量不高不是因为游戏素质差”。明白?至于“操作满意是不是代表游戏整体素质好”对这一点没有影响。

我引用乌龙blog的文章就是想说明“首日销量不高不是因为游戏素质差”,至于其他的,是你自己此地无银三百两引申出来的。


“无双是百万品牌”论是你自己提出来的,又要耍赖了? ...


不知道是谁比较喜欢编造,也许是他忘记了自己曾经引用过的乌龙的BLOG发言
————————————————————————————————————
乌龙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8f71b01000d7k.html

2007-08-04 19:34:23


koei昨天举行了一个专门针对媒体记者的“Koei Media Day 07”,上面提供了《战国无双KATANA》的试玩,出乎意料的是,记者对《战国无双KATANA》的表现都挺满意的。

原来以为《战国无双KATANA》是类似《勇者斗恶龙:剑神》那样用手挥动Wii手柄来杀敌,根据他们的试玩,其实不是这样的:《战国无双KATANA》更像一个光枪游戏,也就是对着近处的敌人按A键就可以挥动手中的近身武器(如刀剑)攻击敌人了,当然,对远处的敌人要按B键,用火枪攻击敌人,此外,如果连续按3次A键再挥动Wii手柄,就可以放出强力攻击。记者们对这样的设定很满意,因为操作起来不会很累,说明koei的开发人员还是动了脑筋的。

个人也觉得这样的设计很不错,因为我一向对Wii手柄的指向功能很看好(见下面的“Wii+光枪游戏”系列文章),如果能多一点使用这个功能的游戏当然是正中下怀。看来Wii的《战国无双KATANA》虽然不是正传,也有体验一下的价值。

————————————————————————————————————

以上三个用红字标注的部分,是乌龙BLOG中为数不多提到“表现”“对这样的设定(操作)满意”以及“很不错”的评价,我想这大概就是张老师引用的根据吧?

请问张老师这其中哪一段话或哪一部分表现出“试玩评价不错”的原话或者定义?

我不妨来上下总结性的说一说:

张老师辩论的基础,最初是这个:

原帖由 黑龙 于 2007-9-21 23:40 发表
根据乌龙blog的介绍,《战国无双KATANA》试玩的评价并不差。

另外,这个销量有什么可意外的吗?你们都不看日本amazon?根据日本amazon排名来判断游戏销量,准确度非常高。


而张老师的根据自然是乌龙的发言。

但乌龙的发言只表达这么几个意思:

1、记者们对战国的表现挺满意

2、结合第一点,乌龙具体指出记者们对战国的什么表现很满意。也就是后来说的“因为操作起来不会很累”的“设定”表现很满意。

3、乌龙结合了上述两点,阐述了自己对战国操作的意见——“这样的设计很不错”。

从上面三点来看,哪一点也没有指出这是代表着“试玩评价不错”的意思,因为很显然,对操作的评价虽然从属于试玩评价,但试玩评价并不仅仅是操作评价一项,它还有很多,如快适性、如爽快感,如动作的流畅程度,如多敌模式的探索等等,这些都是属于试玩评价,而乌龙在他的博客中并没有针对试玩评价作出结论,只是很单纯的提了一下记者和自己对操作的印象。这如果是乌龙自己表达观点完全没有什么不妥(事实上乌龙也不会想到有人会拿着他对操作感的好感做所谓“试玩评价不错”的大课题)。而具体有没有负面评价,这个乌龙没有在他的博客中提及,只能去看原文报道,也许原文是从正反两方面来阐述,而乌龙作为支持n的玩家,在自己的博客评价中比较突出的体现好的一方面是完全正常的。而张老师却断章取义,根据乌龙博客中对操作的好感得出“试玩评价不错”的结论,进而论证所谓首日销量的低迷不是因为素质差的原因。恐怕这世界上说可笑的事也无外乎如此了吧?

我非常清楚张老师话里的潜台词,但我不用说出来,只是就事论事:张老师,您既然是阐述首日销量的低迷不是因为素质差,那么您首先要证明先前给日本玩家的印象是wii的《战国》是个试玩评价好的游戏,要证明这一点,用乌龙博客的说辞来论证显然是不行的,乌龙是中国玩家,其博客也是面对中国朋友,他的评价是不会影响日本玩家的取向的。而且就算退一步来说,引用乌龙博客的说法,其好评也集中在操作上而不是整个试玩评价,试玩评价不光有操作,还有其他各方各面,您仅仅引用乌龙的说法,从操作一方面来论证明显是不够的。除非您告诉大家说操作一方面就代表着整个试玩评价……那样恐怕别人也就没什么好对你说的了。事实上日本玩家有没有听到负面评价,负面评价有多大,你从乌龙的博客中是无法得知的。也就是说,你的“试玩评价不错”的结论,是无法通过你引述的乌龙说辞获得足够的立论基础的,而如果你不能论证出“试玩评价不错”的理论,建筑在其上的“首日销量不畅不是因为素质低下”的高层理论也就无法立足。人家根本连辩驳的需要都没有。懂吗?

跟我谈理论,你还差着远,尊敬的张老师。

百万品牌论我已经解释过了,至于说你能不能理解我管不着啊,哈哈哈哈哈:D :D :D

===================
#111 silence 2007-9-25 12:56
总之,绕来绕去,就是一个问题没正面回答。

8000的销量到底是不是属于正常的?

另外,这游戏都已经出了,到底差不差大家一玩便知,纠缠什么试玩有什么用呢。

而且,黑龙说得没错,玩家没买之前怎么知道差不差?机战品质一样的参差不齐,不过销量变来变去也总在那个范围之内。无双系列只要是正统的act,也是那么点变化。

更何况,游戏素质如何暂且不说,katana要是没诚意的话,那wii上还有什么第三方作品算是有诚意的呢?
ff12国际版的值崩曾经被雷帝拿来当武器嘲笑了很久。怎么到了wii这边,就拼命用游戏素质来推托?
这游戏说是精品,那是扯不上关系,不过也应该有中等游戏的素质了。

===================
#112 铁西瓜. 2007-9-25 13:05
这里轮不到你插嘴。

8000是不是正常自己问光荣去。

“试玩不差”是张老师提出的,别跟我废话。

张老师要表达的意思是因为有一个试玩不差的评价,所以受此影响的玩家不买战国不是游戏素质问题。这个变化问题你自己去和张老师协商,我不管。

什么算有诚意?上了以后立即卖出10万以上,除了这个以外没什么叫有诚意,懂吗?连BIO1重制版在销量200万不到的GC上都能卖出首日10.3万的成绩,这就叫诚意。

FF12国际版问题你要比,请结合两者的消化率来比较。如果说光荣也和SE一样,本来市场反响没这么大非要打肿脸充胖子搞大出荷积压到店里,那就是厂商的营销上的一厢情愿问题,如果不是,人家原本就没打算出这么多,那就是开发态度问题。懂不懂?

你去找这次的消化率数据出来吧。

===================
#113 zj87813096 2007-9-25 13:07
中等游戏?

为所有中等游戏默哀~~

LSS不如在任区发个投票,高中低三等

看谁的投票多

===================
#114 silence 2007-9-25 13:09
是啊,是轮不到我插嘴。

一个只有一个平台的玩家,为了维护自己拥护的平台,不惜把一款自己还没玩的游戏拼命诋毁,以此来证明卖得差和平台没关系。这也真是有意思得很了。

好吧。战国消化率我不知道,马足呢?
1万5正常马?

===================
#115 GAYBL 2007-9-25 13:09
原帖由 铁西瓜. 于 2007-9-25 08:34 发表


在最流行的主机sfc上的《女士大冒险》和不流行的主机md上的《皇帝的财宝》,哪个销量高?

主流机上不仅意味着装机量高,也意味着厂商间竞争更激烈,装机量提供你可能卖多软件的条件,但竞争的激烈考验着 ...

皇帝的财宝日本销量有20万吧?

===================
#116 铁西瓜. 2007-9-25 13:16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9-25 13:09 发表
是啊,是轮不到我插嘴。

一个只有一个平台的玩家,为了维护自己拥护的平台,不惜把一款自己还没玩的游戏拼命诋毁,以此来证明卖得差和平台没关系。这也真是有意思得很了。

好吧。战国消化率我不知道,马足 ...


我有诋毁过什么游戏?

这里谁看到了?

我说得最多的也不过是这个游戏的素质获得这样的首发成绩很正常吧?

本来也没你的事,跑进来发一通牢骚,给人扣一堆没有的帽子,这才是有意思的事情。

我不知道马足消化率多少,所以我也不作任何评判

===================
#117 silence 2007-9-25 13:18
那还就是的阿,这款游戏你玩了吗?
个人的感想不代表什么,但至少要接触了解之后才能做出评价的吧?

单调重复是这款游戏最大的弊病。但要说没诚意,这种瞎话也难为说得出来。

===================
#118 铁西瓜. 2007-9-25 13:22
玩了,没什么太大意思。

你满意了?

诚意?我没感觉出有多少。就那画面动感明明能做得更好。

===================
#119 zj87813096 2007-9-25 13:24
一个只有一个平台的玩家,为了维护自己拥护的平台,不惜把一款自己还没玩的游戏拼命诋毁,以此来证明卖得差和平台没关系。这也真是有意思得很了。

你的意思就是无双卖的不好就是平台的错咯。

那好,请解释生化4。

解释不了我来说,同样是为了骗钱而做的游戏,反差为何这么大?

不是游戏素质问题那是什么问题?

===================
#120 silence 2007-9-25 13:25
原帖由 铁西瓜. 于 2007-9-25 13:22 发表
玩了,没什么太大意思。

你满意了?

诚意?我没感觉出有多少。就那画面动感明明能做得更好。



:哇哦(赵叔专用):

天哪,什么时候任饭开始不满意画面了?

再说,北京是够简单的了,人物多边形也够少。然而,这种题材的能够表现出一点以一当十的感觉,也还算可以的了,毕竟不是fps。



===================
#121 zj87813096 2007-9-25 13:25
尽管是5块钱的东西,但我希望看到的人最好连这5块钱也别花

===================
#122 铁西瓜. 2007-9-25 13:26
“画面动感”和画面是一回事……:D
————————————————
我实在没法和这么强的人交谈

你的感觉代表全体人感觉?

===================
#123 silence 2007-9-25 13:27
原帖由 zj87813096 于 2007-9-25 13:24 发表
一个只有一个平台的玩家,为了维护自己拥护的平台,不惜把一款自己还没玩的游戏拼命诋毁,以此来证明卖得差和平台没关系。这也真是有意思得很了。

你的意思就是无双卖的不好就是平台的错咯。

那好,请解释 ...



哈哈。我就等着有人来举生化4的例子。

一款游戏内容没有任何更改,简单改了一下操作的游戏,可以卖75万。

而为wii量身定做的体感游戏,最后任饭都不待见。
可见第三方为什么在对待wii移植作品上,抱着只改改操作就了事的态度了。

===================
#124 铁西瓜. 2007-9-25 13:31
一款游戏内容没有任何更改,简单改了一下操作的游戏,可以卖75万。

————————————

BIO4的WII版原来是游戏内容没有更改的。不知道我能不能从GC版中玩到WII版的某些剧情。

召唤火引蛋

===================
#125 silence 2007-9-25 13:34
原帖由 铁西瓜. 于 2007-9-25 13:31 发表
一款游戏内容没有任何更改,简单改了一下操作的游戏,可以卖75万。

————————————

BIO4的WII版原来是游戏内容没有更改的。不知道我能不能从GC版中玩到WII版的某些剧情。

召唤火引蛋


拜托,这款游戏叫做bh4 wii editon不叫做bh4 gc to wii editon。

ps2版忽略不计了?

===================
#126 zj87813096 2007-9-25 13:34
我正好也等你这句,尽管只是改个操作而已,但游戏的起点本身就高,所以改了操作的高素质游戏依然还是高素质游戏,销量也正好说明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高素质的游戏才哦能得到大众的认可。

创新谁不会啊?胡乱创个新很难吗?但要做到有意义的创新这是很难的。wii举异质大旗不是让你搞投机的,要做好还是要花心思的。

===================
#127 铁西瓜. 2007-9-25 13:37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9-25 13:34 发表


拜托,这款游戏叫做bh4 wii editon不叫做bh4 gc to wii editon。

ps2版忽略不计了?


忽略不计?错,我的PS2光头坏了。没玩上

而且听说PS2版画面很……

===================
#128 2007-9-25 14:21
原帖由 铁西瓜. 于 2007-9-25 13:37 发表


忽略不计?错,我的PS2光头坏了。没玩上

而且听说PS2版画面很……


根本无关画面的事情。

这次移植的BIO4之所以能大卖,并不是因为画面比GC版和PS2版有多大提升,而在于BIO4的操作比较适合于Wii的手柄类型,如果是移植BIO0的话,还能有这样的销售量?

顺便说一句,Wii Sports里面的几个游戏,网球和拳击是本人玩得最多的,遗憾的是,拳击的时候无法靠脚步移拉开距离,以至于和人对战的时候只能靠加快出拳速度来互相对拼,网球也是差不多的问题,没办法跑位,为什么不能用附摇杆控制人物的移动呢?拳击也许麻烦点,但网球完全可以做到用副遥杆控制移动的,而任根本没有考虑这点,关键在哪里?

===================
#129 黑龙 2007-9-25 15:20
原帖由 铁西瓜. 于 2007-9-25 08:34 发表


在最流行的主机sfc上的《女士大冒险》和不流行的主机md上的《皇帝的财宝》,哪个销量高?

主流机上不仅意味着装机量高,也意味着厂商间竞争更激烈,装机量提供你可能卖多软件的条件,但竞争的激烈考验着 ...

哈哈哈,这么快就缩了吗?
我一直认为消费者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而你之前却一直强调消费者不知道自己的喜好而只会一直跟着流行走,所以最流行的主机的游戏应该卖得最好。你现在又说装机量更高竞争更激烈云云是什么意思呢?是想说最流行主机上的游戏不一定卖得最好?你的观点到底是什么呢?不要总是这样变来变去躲躲闪闪。

不要再故意傻笑了,查不到索尼克消化率怎么了?我有义务给你找吗?再说你自己也查不到。
原帖在此:
3月15日发售游戏首日销量
http://bbs.stage1st.com/viewthread.php?tid=253890

真正说明问题的是销量,销量差了就是差,你扯消化率有什么用?能改变卖得差这一点吗?
照你的逻辑,难道销量10万消化率50%还不如销量1万消化率90%?可笑。
真要找wii游戏消化率低的例子还不容易?个位数都有,你要不要?

===================
#130 铁西瓜. 2007-9-25 15:21
原帖由 于 2007-9-25 14:21 发表


根本无关画面的事情。

这次移植的BIO4之所以能大卖,并不是因为画面比GC版和PS2版有多大提升,而在于BIO4的操作比较适合于Wii的手柄类型,如果是移植BIO0的话,还能有这样的销售量?

顺便说一句,Wii ...


本来就是为了便捷用户单手能玩,考虑到用户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动作,加上另外半截不利于用户在甩动手柄上的投入,人家要照顾更多的用户,哪里能全按照您给他规划的设计来?

真要想体会走步的乐趣,回头WII FIT发售后买个回去,肯定有相关游戏。还更直接呢。

===================
#131 铁西瓜. 2007-9-25 15:41
真是古怪的论调,竞争激烈和“张老师定义世界上只有‘玩家’是游戏产品的消费者,他们必须按照自己喜欢来买作品,不承认任何根据流行来买作品的现象存在”有什么直接关系??真是不大明白,莫非哪一个游戏产品更能代表当下的流行趋势就不需要以竞争来决定了?张老师的智慧真让人大开眼界!

最流行的主机当然会给厂商提供最大的贩卖空间,这和厂商们需要在这个空间下进行更广泛的竞争有什么矛盾吗?不知道张老师如何惊天动地地把这两个概念对立起来。

呵呵,到底谁在躲躲闪闪,大家非常清楚,虚张声势的把戏我见得很多很多,就不需要再跟我面前表演了。

不要忘记,索尼克的首日销量问题是您打算用它来证明wii不适合第三方游戏发布的,而消化率恰恰是证明这一观点的关键,您不找,所不能证明的是您的观点而不是我的,我真是求之不得呢:D 。按照常理,我的确就应该“查不到”(哪怕是我能查到,如果发现消化率太低我也会说“查不到”,而且也会想方设法阻止你查到),急于把它查到并用来驳斥我的应该是您啊!您怎么感觉不出这东西是对谁有利的呢哈哈哈哈哈:D :D :D 您查不到,这对我来说简直是想睡觉就给枕头啊。:D :D :D

如果sega初期发售5000份,销量5000,消化率100%,这就说明sega开发这个游戏的成本在5000份左右已经足以盈利,如果是10000份,首日销量5000,消化率50%,也可能基本上算成功,我们能从消化率上直接判断出厂商对这个软件所持有的盈利基准。如果是厂商需要它卖得多,它卖得少,消化率低,则说明产品营销失败,如果是厂商原本就只是低成本少量出货,卖得消化率高,对厂商来说反而是成功的。张老师,莫非您混了这么半天tg,看了这么多销售榜,连消化率这个概念的意义还不清楚吗?到现在还只能用小学生的“多>少”的概念来形而上学,我真是对您太失望了。

个位数的消化率ps2上的游戏多了去了,您找wii的能证明什么呢?:D

===================
#132 silence 2007-9-25 15:49
没看明白。也就是说,这些第三方作品出货也很低?厂商自己期望值也不高罗?

好歹也挂着招牌作品的名头,好歹也算是比较正统的延续作品,好歹也是世界第一,日本更是第一销量的平台,第三方怎么就这么悲观呢?

而且事实还证明这个悲观并非没有道理?

===================
#133 黑龙 2007-9-25 15:52
原帖由 铁西瓜. 于 2007-9-25 09:08 发表


不知道是谁比较喜欢编造,也许是他忘记了自己曾经引用过的乌龙的BLOG发言
————————————————————————————————————
乌龙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8 ...

你怎么又开始表演视而不见大法了…… :企鹅抽筋蹬腿:

非得要我把前面的话重复重复再重复吗?:摇摆猴:

我为什么说“《战国无双KATANA》试玩评价不错就说明首日销量不高不是因为游戏素质差”?

原因是
“如果《战国无双》发售后玩家觉得游戏素质很差,那只会影响首日以后的销量,而不会影响首日销量,因为玩家在首日发售之前并不知道游戏素质差。”

之前的试玩评价即使不能证明“游戏素质好”,那也不能证明“游戏素质差”,懂不懂?

玩家在发售前看到这个试玩评价后并不会由此而得出“游戏素质差”的结论,懂不懂?

所以,“《战国无双KATANA》试玩评价不错就说明首日销量不高不是因为游戏素质差”,懂不懂?

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现在想干什么 :企鹅捶地:

你对我所说的“因为玩家在首日发售之前并不知道游戏素质差”没有办法进行反驳,就只好拼命捣浆糊转移话题,死抓着什么“操作满意能不能说明游戏素质好”这个问题不放。你这么做完全是徒劳的,从中可以看岀你的无奈和心虚。:猴子坏笑:

因为这个问题和我观点的论据“因为玩家在首日发售之前并不知道游戏素质差”没有必然联系,就算“操作满意不能说明游戏素质好”,对我的论据也毫无影响。
我的论据并不是建立在“游戏素质好”这一点上,我前面已经说过好几次了:就算游戏素质差,玩家在首日发售之前也并不知道,明白?你还要继续装几次?你还要我重复说几次?:肥雀满地打滚:

百无品牌可是你自己自作聪明提岀的,现在报应到你自己头上了,你就想改口了?可没那么容易 :熊猫大笑:
就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这个百万品牌在wii上能卖多少 :猴子坏笑:

===================
#134 silence 2007-9-25 16:03
话得说回来,这个销量也低得有些离谱,虽然我一直不看好,但也未免太少了。
最近wii就没出过什么游戏,更别提什么眼球作品了。这还算是有一定知名度的游戏呢。那篇有关新版psp的帖子里某位说过,这周有katana和马足,可以期待一下wii主机销量是否会回升。现在看起来,可能还是那样吧。

===================
#135 黑龙 2007-9-25 16:11
原帖由 铁西瓜. 于 2007-9-25 15:41 发表

真是古怪的论调,竞争激烈和“张老师定义世界上只有‘玩家’是游戏产品的消费者,他们必须按照自己喜欢来买作品,不承认任何根据流行来买作品的现象存在”有什么直接关系??真是不大明白,莫非哪一个游戏产品更 ...

哈哈,明明提岀这个古怪论调的是你啊,你以前一直鼓吹流行主要是按照主机而不是按照游戏来划分的,消费者只买最流行主机上的游戏,怎么现在又要自己否定自己了?又缩了?还真好笑

哦,又开始自己编了,我什么时候说过“索尼克的首日销量问题是您打算用它来证明wii不适合第三方游戏发布的”?找不到靶子就只能自己竖个靶子自己打?:企鹅捶地:

厂商出多少货是只要盈利就行了?5000份能盈利所以就只出5000份?厂商就为赚这点蝇头小利?赚钱还有嫌多的?照这么说,脑白金卖了几千份就该停止出货了。

怎么又扯ps2了?你现在又想说消化率低也不算什么?咦,奇怪,前面不是你扯消化率的吗?:企鹅汗一个:

是你先提ps3游戏的消化率,现在别人说wii游戏消化率更低,你却又说“个位数的消化率ps2上的游戏多了去了,您找wii的能证明什么呢?”,哦,那你找ps3的能证明什么呢?:企鹅抽筋蹬腿:
你到底想说什么啊?又要自己否定自己了?:253:

哈哈哈哈,你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推翻否定自己前面说过的话,如此捉襟见肘,你不觉得你这样很狼狈吗?:肥雀满地打滚:

===================
#136 铁西瓜. 2007-9-25 16:16
原帖由 黑龙 于 2007-9-25 15:52 发表

我为什么说“《战国无双KATANA》试玩评价不错就说明首日销量不高不是因为游戏素质差”?

原因是


之前的试玩评价即使不能证明“游戏素质好”,那也不能证明“游戏素质差”,懂不懂?

玩家在发售前看到这个试玩评价后并不会由此而得出“游戏素质差”的结论,懂不懂?

所以,“《战国无双KATANA》试玩评价不错就说明首日销量不高不是因为游戏素质差”,懂不懂?

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现在想干什么

你对我所说的“因为玩家在首日发售之前并不知道游戏素质差”没有办法进行反驳,就只好拼命捣浆糊转移话题,死抓着什么“操作满意能不能说明游戏素质好”这个问题不放。你这么做完全是徒劳的,从中可以看岀你的无奈和心虚。

因为这个问题和我观点的论据“因为玩家在首日发售之前并不知道游戏素质差”没有必然联系,就算“操作满意不能说明游戏素质好”,对我的论据也毫无影响。
我的论据并不是建立在“游戏素质好”这一点上,我前面已经说过好几次了:就算游戏素质差,玩家在首日发售之前也并不知道,明白?你还要继续装几次?你还要我重复说几次?


到底是别人视而不见还是某人又穷途末路祭出装糊涂大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战国无双》发售后玩家觉得游戏素质很差,那只会影响首日以后的销量,而不会影响首日销量,因为玩家在首日发售之前并不知道游戏素质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提的并不是发售以后怎么样,而是根据张老师您所定义的“试玩评价不错”,试玩,您总不会推到玩家购买以后的日子上去吧?

而张老师的根据自然是乌龙的发言。

但乌龙的发言只表达这么几个意思:

1、记者们对战国的表现挺满意

2、结合第一点,乌龙具体指出记者们对战国的什么表现很满意。也就是后来说的“因为操作起来不会很累”的“设定”表现很满意。

3、乌龙结合了上述两点,阐述了自己对战国操作的意见——“这样的设计很不错”。

从上面三点来看,哪一点也没有指出这是代表着“试玩评价不错”的意思,因为很显然,对操作的评价虽然从属于试玩评价,但试玩评价并不仅仅是操作评价一项,它还有很多,如快适性、如爽快感,如动作的流畅程度,如多敌模式的探索等等,这些都是属于试玩评价,而乌龙在他的博客中并没有针对试玩评价作出结论,只是很单纯的提了一下记者和自己对操作的印象。这如果是乌龙自己表达观点完全没有什么不妥(事实上乌龙也不会想到有人会拿着他对操作感的好感做所谓“试玩评价不错”的大课题)。而具体有没有负面评价,这个乌龙没有在他的博客中提及,只能去看原文报道,也许原文是从正反两方面来阐述,而乌龙作为支持n的玩家,在自己的博客评价中比较突出的体现好的一方面是完全正常的。而张老师却断章取义,根据乌龙博客中对操作的好感得出“试玩评价不错”的结论,进而论证所谓首日销量的低迷不是因为素质差的原因。恐怕这世界上说可笑的事也无外乎如此了吧?


事实上日本玩家有没有听到负面评价,负面评价有多大,你从乌龙的博客中是无法得知的。也就是说,你的“试玩评价不错”的结论,是无法通过你引述的乌龙说辞获得足够的立论基础的,而如果你不能论证出“试玩评价不错”的理论,建筑在其上的“首日销量不畅不是因为素质低下”的高层理论也就无法立足。

————————————————————————————————————
之前的试玩评价即使不能证明“游戏素质好”,那也不能证明“游戏素质差”,懂不懂?

玩家在发售前看到这个试玩评价后并不会由此而得出“游戏素质差”的结论,懂不懂?

所以,“《战国无双KATANA》试玩评价不错就说明首日销量不高不是因为游戏素质差”,懂不懂?
————————————————————————————————————

这个是您自定义的?您根据什么来断定“之前的试玩评价即使不能证明‘游戏素质好’,那也不能证明‘游戏素质差’……”?您自己的想象?

日本玩家原来是看到了乌龙写的评价……

我非常清楚张老师话里的潜台词,但我不用说出来,只是就事论事:张老师,您既然是阐述首日销量的低迷不是因为素质差,那么您首先要证明先前给日本玩家的印象是wii的《战国》是个试玩评价好的游戏,要证明这一点,用乌龙博客的说辞来论证显然是不行的,乌龙是中国玩家,其博客也是面对中国朋友,他的评价是不会影响日本玩家的取向的。而且就算退一步来说,引用乌龙博客的说法,其好评也集中在操作上而不是整个试玩评价,试玩评价不光有操作,还有其他各方各面,您仅仅引用乌龙的说法,从操作一方面来论证明显是不够的。除非您告诉大家说操作一方面就代表着整个试玩评价……

最后的所以,根据是什么?原来是根据乌龙的评价出来的……这强悍程度,已经突破了超级赛亚人4的界限……

您的所谓“让马甲雷无法辩驳”的“因为玩家在首日发售之前并不知道游戏素质差”的问题,我的驳斥这次用红蓝字给您标示清楚,别再自说自话了。ok?

您瞧,短短一会儿,您又自相矛盾的开始混乱了:既然游戏素质差,玩家在首日发售之前并不知道,那么他们怎么会知道您为他们设计出的“试玩评价不错”的判断?既然日本玩家并不知道游戏是好是坏,那么发卖8000份和所谓的“试玩评价好坏”又有什么关系呢?您特意把乌龙的博客文章贴出来岂不是废举?您拿他的文章想说明什么?就是想说明日本玩家不知道这游戏是好是坏?:D 请原谅这种高深的逻辑我一辈子也学不会啊。

跟我谈理论,你还差着远,尊敬的张老师。

[ 本帖最后由 铁西瓜. 于 2007-9-25 16:31 编辑 ]

===================
#137 silence 2007-9-25 16:22
绕来绕去,绕来绕去,还码那么多字,不辛苦阿。

总之,不管日本玩家之前评价如何,我们只知道一个事实:无双系列在wii上首日卖8000就足够了。

===================
#138 ALEXZHAN 2007-9-25 16:23
战国玩过了……
不是渣的一点点……好好的系列就这样被糟蹋了

还不如妇科PS2版的…:肥雀寒:

===================
#139 铁西瓜. 2007-9-25 16:29
你以前一直鼓吹流行主要是按照主机而不是按照游戏来划分的,消费者只买最流行主机上的游戏

——————————————————————————————————

请张老师把表达过这个意思的我的原话放出,否则我可以告您诽谤么?

或者张老师仍该去看看我的说法是什么?稍微了解一下地球人的语言?

哎呀,这我可真没辙了,反正不承认是万金油。那好,也请张老师自己解释一下您拿出索尼克的销量想说明什么?您总要有个目的吧:D

厂商出货多少代表厂商对自己在这个游戏上投入多少,有无诚意的评价。要我再给您解释一下么?

脑白金如何?脑白金是n用以宣传其触摸世纪的重头作品,其制作诚意,宣传诚意均不是如wii战国这般水平。您以为你能拿战国这种东西和脑白金比诚意?笑话。

别胡乱猜测别人的意思,我是在教导你,消化率体现厂商对于该作品出所持有的盈利基准和重视程度。也就是说,ps2上这种厂商敷衍的作品也很多。懂吗?

至于您一如既往的在平行世界想象对手被您打败的梦境,我也就当笑话看看了。不过很显然,整天左躲右闪,见正经辩驳不过就肆意曲解对方的发言,狼狈不堪者是谁,大家都很清楚。哈哈哈哈:D

===================
#140 黑龙 2007-9-25 17:10
原帖由 铁西瓜. 于 2007-9-25 16:16 发表


到底是别人视而不见还是某人又穷途末路祭出装糊涂大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战国无双》发售后玩家觉得游戏素质很差,那只会影响首日以后的销量,而不会影响首日销量 ...

又继续表演视而不见大法和自己编造大法了…… :企鹅抽筋蹬腿:

谁告诉你我的观点是“是根据张老师您所定义的‘试玩评价不错’”?你就继续自己编下去吧


看来又要我把前面的话重贴一遍 :摇摆猴:

我为什么说“《战国无双KATANA》试玩评价不错就说明首日销量不高不是因为游戏素质差”?

原因是
“如果《战国无双》发售后玩家觉得游戏素质很差,那只会影响首日以后的销量,而不会影响首日销量,因为玩家在首日发售之前并不知道游戏素质差。”

之前的试玩评价即使不能证明“游戏素质好”,那也不能证明“游戏素质差”,懂不懂?

玩家在发售前看到这个试玩评价后并不会由此而得出“游戏素质差”的结论,懂不懂?

看看你的高论
您根据什么来断定“之前的试玩评价即使不能证明‘游戏素质好’,那也不能证明‘游戏素质差’……”?您自己的想象?

照你的逻辑,这个试玩评价(“操作满意”)难道可以证明“游戏素质差”?
这里再纠正你一点,你说日本玩家是看了乌龙的评价云云,简直不知所云,你又施展视而不见大法了?“操作满意”明明是日本方面的报道,乌龙blog不过是转载而已。

所以,“《战国无双KATANA》试玩评价不错就说明首日销量不高不是因为游戏素质差”,懂不懂?

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现在在想什么 :企鹅捶地:

你对我所说的“因为玩家在首日发售之前并不知道游戏素质差”没有办法进行反驳,就只好拼命捣浆糊转移话题,死抓着什么“操作满意能不能说明游戏素质好”这个问题不放。你这么做完全是徒劳的,从中可以看岀你的无奈和心虚。:猴子坏笑:

因为这个问题和我观点的论据“因为玩家在首日发售之前并不知道游戏素质差”没有必然联系,就算“操作满意不能说明游戏素质好”,对我的论据也毫无影响。

我的论据并不是建立在“游戏素质好”这一点上,我前面已经说过好几次了:就算游戏素质差,玩家在首日发售之前也并不知道,明白?你还要继续装几次?你还要我重复说几次?:肥雀满地打滚:


既然游戏素质差,玩家在首日发售之前并不知道,那么他们怎么会知道您为他们设计出的“试玩评价不错”的判断?既然日本玩家并不知道游戏是好是坏,那么发卖8000份和所谓的“试玩评价好坏”又有什么关系呢?

果然还在自己竖靶子自己打,我说过首日销量8000份和“试玩评价好坏”有关系吗? :肥雀满地打滚:
我说的是“因为玩家在首日发售之前并不知道游戏素质差”,我只要说明“玩家在首日发售之前并不知道游戏素质差”就可以了,并不需要说明玩家知道“试玩评价不错”或“游戏素质好”,玩家是否知道“试玩评价不错”对我的观点并不重要,懂不懂?
你还要这样自欺欺人躲避到几时呢?:企鹅汗一个:



===================
#141 黑龙 2007-9-25 17:27
原帖由 铁西瓜. 于 2007-9-25 16:29 发表
你以前一直鼓吹流行主要是按照主机而不是按照游戏来划分的,消费者只买最流行主机上的游戏

——————————————————————————————————

请张老师把表达过这个意思的我的原话放 ...

果然缩了,自己说的话自己不敢承认 :企鹅捶地:

索尼克销量是我主动要贴的吗?是你先贴ps3索尼克的销量,我才回帖,懂不懂?

制作诚意、宣传诚意……怎么又增加新内容了?临时修改大法又登场了 :企鹅抽筋蹬腿:

你前面的原话如下
如果sega初期发售5000份,销量5000,消化率100%,这就说明sega开发这个游戏的成本在5000份左右已经足以盈利,如果是10000份,首日销量5000,消化率50%,也可能基本上算成功,我们能从消化率上直接判断出厂商对这个软件所持有的盈利基准。如果是厂商需要它卖得多,它卖得少,消化率低,则说明产品营销失败,如果是厂商原本就只是低成本少量出货,卖得消化率高,对厂商来说反而是成功的。

看看,这段话明明只提到了盈利,哪里有什么“制作诚意”、“宣传诚意”?问问有谁看到了?:企鹅莫名:

拜托你以后喷的时候想周全一点,别总是被人抓到把柄后再手忙脚乱的临时修改内容,实在很难看啊 :摇摆猴:

“一如既往的在平行世界想象对手被您打败的梦境”不是你的独门绝招吗?:企鹅汗一个:
马甲雷专用啊 :猴子坏笑:

===================
#142 FoxfoO 2007-9-25 17:30
引用对方的观点最好能附上URL~~~否则旁观者糊涂了~~~

===================
#143 鱼鱼鱼鱼 2007-9-25 17:30
一个外传作品,本身正传名气也没多大
厂家都没指望能卖多少
想卖的好,把看家的拉出来66

===================
#144 yalpbz 2007-9-25 17:32
说得越多
错得越多
何必呢:吐舌头:

===================
#145 铁西瓜. 2007-9-25 17:41
您帖几遍也改变不了你在顾左右而言他的现状。

谁跟你说战国无双发售之后的事情?你从哪里看到我跟你说战国发售之后的问题?看清楚:

——————————————————————————————————
而张老师的根据自然是乌龙的发言。

但乌龙的发言只表达这么几个意思:

1、记者们对战国的表现挺满意

2、结合第一点,乌龙具体指出记者们对战国的什么表现很满意。也就是后来说的“因为操作起来不会很累”的“设定”表现很满意。

3、乌龙结合了上述两点,阐述了自己对战国操作的意见——“这样的设计很不错”。

从上面三点来看,哪一点也没有指出这是代表着“试玩评价不错”的意思,因为很显然,对操作的评价虽然从属于试玩评价,但试玩评价并不仅仅是操作评价一项,它还有很多,如快适性、如爽快感,如动作的流畅程度,如多敌模式的探索等等,这些都是属于试玩评价,而乌龙在他的博客中并没有针对试玩评价作出结论,只是很单纯的提了一下记者和自己对操作的印象。这如果是乌龙自己表达观点完全没有什么不妥(事实上乌龙也不会想到有人会拿着他对操作感的好感做所谓“试玩评价不错”的大课题)。而具体有没有负面评价,这个乌龙没有在他的博客中提及,只能去看原文报道,也许原文是从正反两方面来阐述,而乌龙作为支持n的玩家,在自己的博客评价中比较突出的体现好的一方面是完全正常的。而张老师却断章取义,根据乌龙博客中对操作的好感得出“试玩评价不错”的结论,进而论证所谓首日销量的低迷不是因为素质差的原因。恐怕这世界上说可笑的事也无外乎如此了吧?

事实上日本玩家有没有听到负面评价,负面评价有多大,你从乌龙的博客中是无法得知的。也就是说,你的“试玩评价不错”的结论,是无法通过你引述的乌龙说辞获得足够的立论基础的,而如果你不能论证出“试玩评价不错”的理论,建筑在其上的“首日销量不畅不是因为素质低下”的高层理论也就无法立足。
——————————————————————————————————

看清了吗?我针对的是您以下表态,您不会否认自己的发言吧

原帖由 黑龙 于 2007-9-21 23:40 发表
根据乌龙blog的介绍,《战国无双KATANA》试玩的评价并不差。



看见了?

————————————————————
谁告诉你我的观点是“是根据张老师您所定义的‘试玩评价不错’”?你就继续自己编下去吧
————————————————————

我可不敢给您编,这是你自己白纸黑字写在上面的。

————————————————————
照你的逻辑,这个试玩评价(“操作满意”)难道可以证明“游戏素质差”?
————————————————————

还要我再贴一遍:

对操作的评价虽然从属于试玩评价,但试玩评价并不仅仅是操作评价一项,它还有很多,如快适性、如爽快感,如动作的流畅程度,如多敌模式的探索等等,这些都是属于试玩评价,而乌龙在他的博客中并没有针对试玩评价作出结论,只是很单纯的提了一下记者和自己对操作的印象。

——————————————————————————

明白没有,操作满意只是一个方面,仅仅从操作满意是不可能论证出“游戏素质不差”的,难道?我早说过了,我觉得tot操作也不差,挺让我满意,可人家给的综合试玩评价高吗?恩?

哎呀,真让我喷饭,看不出我说“日本玩家看乌龙博客”是我在讽刺你的思维模式吗?真会打蛇顺杆上……

日本方面说“操作满意”,哪个地方写着试玩评价就高?我再三问你,你再三躲闪。回答不出来吗?

您瞧,短短一会儿,您又自相矛盾的开始混乱了:既然游戏素质差,玩家在首日发售之前并不知道,那么他们怎么会知道您为他们设计出的“试玩评价不错”的判断?既然日本玩家并不知道游戏是好是坏,那么发卖8000份和所谓的“试玩评价好坏”又有什么关系呢?您特意把乌龙的博客文章贴出来岂不是废举?您拿他的文章想说明什么?就是想说明日本玩家不知道这游戏是好是坏? 请原谅这种高深的逻辑我一辈子也学不会啊。

我根本用不着所谓徒劳,现在已经逼得您不得不祭出先前您在那些帖子的一贯手法,复制前贴为唯一的抵抗方式了:悠嘻猴无语了: ,这基本已经确定张老师没法在道理上说通,只能用这种耍宝方式试图转移人们注意力了。

原帖由 黑龙 于 2007-9-21 23:40 发表
根据乌龙blog的介绍,《战国无双KATANA》试玩的评价并不差。

另外,这个销量有什么可意外的吗?你们都不看日本amazon?根据日本amazon排名来判断游戏销量,准确度非常高。



自己的帖子,自己琢磨,除非您告诉我您发这个帖子是毫无意义的。既然您既是不想证明首日8000和试玩好坏的关系,又不欲证明玩家知不知道好坏对wii软件的影响,请问,您发这个帖子到底想向什么人说明什么问题呢?

您的观点好像已经被您自己否定了,您的观点是什么?请不自欺欺人的张老师告诉大家,别跟我说张老师您不记得自己最初发帖想说的问题。:猴子坏笑:

[ 本帖最后由 铁西瓜. 于 2007-9-25 19:42 编辑 ]

===================
#146 铁西瓜. 2007-9-25 17:46
请张老师找到,找不到我可以告你诬陷吗?

我可以告诉你我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大家ps3上这种评价好,卖得差的游戏应有尽有,您帖又是为了什么?:猴子坏笑:


这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呢?这一段话只是在说消化率对厂商来说的作用啊?张老师这个不看清楚话题就瞎回答的习惯什么时候能改呢?

呵呵,到底是谁手忙脚乱,连人家哪段话对应哪个作用都没看清楚就匆匆发言,我相信大家都有眼睛:悠嘻猴得意:

唉,真是……张老师一到这个地步,就让人感觉挺没意思了。

[ 本帖最后由 铁西瓜. 于 2007-9-25 19:43 编辑 ]

===================
#147 铁西瓜。 2007-9-25 19:39
我忽然觉得很奇怪,张老师这么契而不舍的辩论,到底是想证明一个什么道理?

莫非是要证明“玩家不知道即将发售的软件素质好坏”?

这一点不是废话吗?

难道说还有玩家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提前知道什么软件素质好坏?

又或者张老师是想通过这一点证明“战国的8000份和游戏本身的素质无关系”?

那就更奇怪了,因为在张老师本贴第一个涉及游戏评价和素质的帖子(注1)之前,好像没有任何人提到过本次8000份和游戏素质存在某种程度的关系。张老师没头没脑的忽然提这么一句到底用意是什么?在下实在不大明白。

(注1)
原帖由 黑龙 于 2007-9-21 23:40 发表
根据乌龙blog的介绍,《战国无双KATANA》试玩的评价并不差。

另外,这个销量有什么可意外的吗?你们都不看日本amazon?根据日本amazon排名来判断游戏销量,准确度非常高。


是不是很奇怪?在张老师之前有提到过试玩评价的事情的人吗?

===================
#148 黑龙 2007-9-25 20:24
原帖由 铁西瓜。 于 2007-9-25 19:39 发表

我忽然觉得很奇怪,张老师这么契而不舍的辩论,到底是想证明一个什么道理?

莫非是要证明“玩家不知道即将发售的软件素质好坏”?

这一点不是废话吗?

难道说还有玩家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提前知道什么软件素质好坏?

又或者张老师是想通过这一点证明“战国的8000份和游戏本身的素质无关系”?

那就更奇怪了,因为在张老师本贴第一个涉及游戏评价和素质的帖子(注1)之前,好像没有任何人提到过本次8000份和游戏素质存在某种程度的关系。张老师没头没脑的忽然提这么一句到底用意是什么?在下实在不大明白。

啊呀,实在是不容易啊,到现在你才想明白 :企鹅捶地:


“首日销量不高是因为游戏素质差”这种情况必须建立在“游戏发售前玩家就已经知道游戏素质差”的前提下。

而既然你也认为玩家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无法在游戏发售前就提前知道游戏素质好坏,那我说的“首日销量不高不是因为游戏素质差”何错之有?

===================
#149 铁西瓜。 2007-9-25 20:32
哎呀,您可千万别激动,我只是把我早就有的疑惑拿出来问你罢了。

一个最关键的问题,谁在你提出“试玩评价不错”之前说过有关销量和素质的问题?

好像一个人一个字都没提过,我非常疑惑你忽然提人家对操作的满意文字想干什么?莫非是在任何人都没有提到销量和素质关系的情况下,论证一句废话吗?

而且非常简单,战国这东西人家日本玩家已经在ps2上体会过,素质平平让人没什么兴趣过问wii版,您忽然提到所谓“试玩评价不错”想说明什么?还是一句废话?哈哈哈哈哈:D :D :D :D :D :D :D :D :D

===================
#150 铁西瓜。 2007-9-25 20:34
我觉得只有解释出张老师在任何人没有提到所谓素质问题的突然提所谓“试玩评价”问题。才能分析出张老师此次强辩的动机是什么。

===================

3/3页 上页 ##1 ##2 ##3


[登录后才可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