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FC俱乐部>>游戏业界综合讨论区>>
- 翻页:<< < ##2 ##3 ##4 > >> (4/9页)
- 刷新/显图/登录/注册/WEB
回复列表 (412)
原帖由 雄狮亨利 于 2008-6-19 16:42 发表
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给这两个样东西分别画幅肖像的话,物理学比马克思主义更符合超现实主义。
好吧其实是我看错了,我看成了“现实主义者”……
===================
康德认为艺术形式引起人的各种认识能力(想象力和知性)的协调作用,产生的愉悦是审美判断的基础;
桑塔耶那认为“艺术美是在快感的客观化中形成的,是客观化了的快感”;
这个观点,符合部分朋友“娱乐既艺术”的看法
而我赞同这两种说法↓
再次是艺术的表现理论,源于浪漫主义,由克罗齐作了正式的哲学阐述,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而不是物质性的存在。
苏珊•朗格修正了科林伍德的理论,认为艺术是“情感的符号”,因为纯粹的情感表现是不需要艺术形式的,而艺术作品需要一定的表现性形式。
===================
原帖由 雄狮亨利 于 2008-6-19 16:56 发表
贵族阶级灭亡之后,取而代之的阶级在趣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上都全然不同,所以艺术家远没有过去那么多的机会了
我觉得只要新社会不是一个专制社会就没问题,相反会诞生新型的艺术形式
===================
原帖由 sxyzero 于 2008-6-19 13:24 发表
总结得不错,但是追求美的过程中也不妨追求点钱。。。
是这样的,毕加索除了创作了一些被后世称道的名作,平时也会替小镇里咖啡店设计logo啊、为舞台剧设计布景和服装之类的活路,其实是一个不错的老头
===================
克罗齐是哪个克罗齐?写意大利史和那不勒斯王国史的那个意大利人么?
===================
LZ又一篇谬文出世了。
===================
原帖由 zhangjingy 于 2008-6-19 17:21 发表
LZ又一篇谬文出世了。
奇怪,你這人又沒什麼文化與行文水平能與插包討論,直接說謬文求個過癮啦?
電影業影評大老,還得過普立茲獎的Roger Ebert也認為遊戲非藝術,人家R老的成就比100個你加起來還多100倍。
[
本帖最后由 村上春樹 于 2008-6-19 17:47 编辑 ]
===================
原帖由 zhangjingy 于 2008-6-19 17:21 发表
LZ又一篇谬文出世了。
欢迎你嫉妒我
===================
我前面说了:
艺术是以精神表达方式通过某些客观事物来表现某些客观事物(包括虚拟的和未来的),目标是客观事物,需要作者和使用者共同参与,同一艺术在不同人眼中效果可能完全不同的,艺术是蛋疼的有钱人的文化奢侈品,是先无价再有价。世上有不少完全不懂艺术的人,发展艺术的人更希望让艺术更平民,更大众,让艺术精神更广泛传播,也就是说艺术希望扩大范围,但是很难扩大。有很多挂艺术旗帜的伪艺术。
而多数游戏以需求出发,载体虚拟,目的是满足精神需求,而且往往单方面强调制作方,游戏内容故意装13,同一游戏多数玩家的游戏交互体验虽然很强烈但都类似甚至相同,是社会大众消遣产品,是先有价以后有可能无价。世上很少有完全不会玩游戏的人,做游戏的更希望把人物和场景做得更真实,更唯美,更眼球,把剧情搞得更史诗,更煽情,更装逼,他们喜欢不断地去向艺术靠拢。游戏喜欢把很多原本非游戏的东西添加到游戏中来增加其所谓的自身吸引力。
其实游戏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少部分游戏以赋予玩家上帝权限,扮演上帝角色,强调玩家自主体验,剧情内容可能不确定甚至根本没有,是少数狂热分子的玩具,是无价的有价商品。这些游戏往往更倾向于针对部分游戏饭,游戏制作者更希望把难度进一步提高,自由度进一步放开,内涵进一步升华。实现一种全新的娱乐消遣方式,如果说麻将扑克能称为艺术的话,那么这些游戏必然也是艺术。因为他们可能挖空心思去为了实现时间等客观指标上的自我突破和对别人的伟大记录的挑战。
也就是说部分游戏可能本身就属于艺术的范围,但是更多的是作为艺术的载体,就像蓝光一样,容量大不能决定其内容优良。装名贵雕塑的汽车如果也是艺术品的话那就太扯了,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明星的用品很畅销,电影这个艺术载体本身也是艺术。
那些所谓的很艺术的游戏往往都是靠文字,对话,过场,特殊动作,音乐,CG,人设等内容带来的,如果给你一个无任何CG,音轨和剧情过场以及文字介绍,人物背景均马赛克处理的FF给你,然后给你一本无剧情的完美攻略,那么你肯定会觉得玩起来特别没劲,纯粹是浪费时间,即使倒退几年。因为游戏是艺术的载体,它的音乐,画面,剧本等东西均是仪仗原本已经很艺术的东西的艺术成分来制造艺术效果,当然让人觉得游戏很艺术了,但是其本身并不是艺术。装13游戏往往去强调自己很艺术,与艺术去强调自己艺术完全不同。我们可以说游戏很具艺术性,但是不能说游戏的艺术。石墨和钻石虽然都是碳元素构成,但是并不是碳元素本身,只是碳元素的载体,和碳并列的是氢之类的元素(这个似乎才是游戏的本源),而各种艺术则可以解释为碳元素质子与电子之间位置变化的几种状态,石墨也许可以解释成民族舞蹈。而我们如今看到的游戏,往往是本源氢和艺术的碳,当然还有部分其他元素的化合产物,比如咖啡。起码这个我们目前不能承认游戏是艺术,至于结果,请使用时间方法验证。最后,我们要注意一点,就是电影也是个载体,不过其本身也具有特有艺术性,而且前无古人开拓创新。不过我们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商业电影,其核心在于强调虽然也属于艺术,但是其凸显的商业利益明显已经偏离了原始艺术的初衷。
关于游戏与艺术
一个希望并实际上不断扩大的平易近人却又故意装深沉的游戏领域和扩展未遂的过于贵族过于内涵的艺术领域达成某种利益要求,让游戏变成艺术的一种是一件双赢的事情。所以很多人孜孜不倦地强调第九艺术论,无外乎就是强调自己在装逼和趋炎附势罢了,而那些清高的艺术反对派则不希望鱼龙混杂利益至上的游戏侮辱已经伤痕累累的原本却很纯洁的艺术。到底是不是,请按照我前面说的办法,用N年的时间去验证,而不要在这里叽叽歪歪的,就像很多人频繁地错误地使用某些语言,若干年后,语言学家也不得不承认其用法正规,所以本质看起来不够艺术的游戏也许在多年后也会像电影一样由于自身技术的成熟与拍摄表达手法的突破,更关键是民众的支持和认可进而变为新兴艺术门类。但是起码目前不是艺术。当然,也许游戏将来其本身的艺术性不被承认,到时可能会出现艺术游戏之类的与商业电影类似的名词。
看莎翁文章能得到一千个哈姆雷特,看蒙娜丽莎能浮想联翩,当初玩最终毒瘤被感动的人们,现在重玩还会被感动吗?如果还被感动,那恐怕不是来自游戏本身,而是你过去的点点回忆吧,就像你看你小时候的日记、相片一样。
另外,游戏如果是艺术的话,那么为啥不能是宗教呢?
索饭,任饭,软饭之流有凝聚力的群体不算吗?恐怕网山互喷不亚于资社之间斗争吧
[ 本帖最后由 wants 于 2008-6-19 20:07 编辑 ]
===================
原帖由 wants 于 2008-6-19 19:48 发表
… …
“也就是说部分游戏可能本身就属于艺术的范围,但是更多的是作为艺术的载体”
是这样的,艺术并非实体,游戏只是载体、是工具,是画家手中的画笔、是文学家的排比夸张比喻、是雕塑家的软泥与刻刀、是音乐家的旋律和节奏、是歌唱家的嗓音与唱腔、是舞蹈家的肢体语言、是电影导演的镜头和剪辑
“些所谓的很艺术的游戏往往都是靠文字,对话,过场,特殊动作,音乐,CG,人设等内容带来的”
同意,很多游戏制作者、玩家认为,只要把画家的画、雕塑家的雕塑、音乐家的旋律、歌唱家的歌喉、舞蹈家的舞蹈,以及电影导演的播片,放入游戏当中,就会让游戏艺术
然而,一个电影导演的作品,镜头是拍摄一篇文笔流畅、立意深远、辞藻华丽、旁征博引的书本,会让这部“电影”有很大艺术成就吗?
到底是不是,请按照我前面说的办法,用N年的时间去验证,而不要在这里叽叽歪歪的
既然“游戏”只是一个载体,是一个表现技法,为什么大家要急于否定它呢
“游戏”这个词汇,和“绘画”一样,并非有指向性得代表某一部作品,不用因为某脑残文章对某游戏的吹捧就受影响
游戏是艺术
[
本帖最后由 superjay 于 2008-6-19 20:35 编辑 ]
===================
原帖由 zhangjingy 于 2008-6-19 17:21 发表
LZ又一篇谬文出世了。
期待天师神作抽翻叉包:肥雀不是吧?!: :肥雀不是吧?!:
天师你觉得你这种人有资格评论叉包文章吗?
===================
原帖由 雄狮亨利 于 2008-6-19 16:56 发表
贵族阶级灭亡之后,取而代之的阶级在趣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上都全然不同,所以艺术家远没有过去那么多的机会了
贵族阶级喜欢钻石,现在的有钱人还是喜欢钻石。
===================
物理不是艺术,但是你如果承认有造物主,或者类似的,物理背后的第一推动力,所谓的,拟人化,那么物理毫无疑问也是艺术。
比如说,钻石的结构是多么的神奇啊,是造物主伟大的艺术成就,鬼斧神工。一旦拟人化鸟,物理化学就都是艺术了。。。所以由此可见,艺术前提是要人来创造的。
[ 本帖最后由 sxyzero 于 2008-6-20 00:28 编辑 ]
===================
不过凭什么光说物理,咱们化学你就不说了。说到底,物理化学本是一家
===================
游戏里面的音乐和画面比较”艺术“,游戏也就跟着艺术起来了?
那造纸厂的厂长们可就泪流满面了
游戏是否能作为艺术的评价体系远未形成,个别的说辞也不能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在这个时候认定其就是艺术为时尚早吧
===================
原帖由 onmyway 于 2008-6-20 00:31 发表
游戏里面的音乐和画面比较”艺术“,游戏也就跟着艺术起来了?
那造纸厂的厂长们可就泪流满面了
游戏是否能作为艺术的评价体系远未形成,个别的说辞也不能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在这个时候认定其就是艺术为时尚早 ...
你这观点和茶包一样,是不是只有有了评价体系的才是艺术?没有就不是?这是谁规定的?那个理论的观点?其实你们也有点自相矛盾,先认同所谓的多媒体艺术,继而否认游戏艺术,那么多媒体艺术有没有评价体系?
[
本帖最后由 sxyzero 于 2008-6-20 00:37 编辑 ]
===================
原帖由 sxyzero 于 2008-6-20 00:36 发表
你这观点和茶包一样,是不是只有有了评价体系的才是艺术?没有就不是?这是谁规定的?那个理论的观点?其实你们也有点自相矛盾,先认同所谓的多媒体艺术,继而否认游戏艺术,那么多媒体艺术有没有评价体系?
sxyzero 可以查一下Roger Ebert為何認為遊戲非藝術,他的觀點並不在於沒有建立長期的系統化評價標準與經過長時間的爭辯後終獲確認。
===================
原帖由 村上春樹 于 2008-6-20 00:40 发表
sxyzero 可以查一下Roger Ebert為何認為遊戲非藝術,他的觀點並不在於沒有建立長期的系統化評價標準與經過長時間的爭辯後終獲確認。
在2006年影评人Roger Ebert曾经说过电子游戏不能成为艺术,最近他补充说明电子游戏不能成为高级艺术,但相信大部分玩家和厂商都不会同意。
我查到这个,汗。。。。不过我相信这个所谓“高级”并不是褒义词,而是中性的。
===================
原帖由 superjay 于 2008-6-19 20:33 发表
一个电影导演的作品,镜头是拍摄一篇文笔流畅、立意深远、辞藻华丽、旁征博引的书本,会让这部“电影”有很大艺术成就吗?
你的意思是游戏里有个十字架就代表有宗教背景,能吸引基督教玩家争相购买?加入元素和加入素材不同,拜托不要弄错。
第一个把CG加入游戏的人肯定是个人才,但是第一个把游戏CG玩转自如的人肯定也是人才,电影之所以会成为艺术确实有其独到的“艺术性技术”存在,比如精彩的剪辑和恰到好处的镜头角度,而且得到艺术界和大众的广泛赞同。游戏如果确实也属于艺术的话,那么请指出几个独特的值得大家支持的艺术性,总不会是播片和战斗的比例调配和那个莫名其妙的“游戏性”吧。
既然“游戏”只是一个载体,是一个表现技法,为什么大家要急于否定它呢
“游戏”这个词汇,和“绘画”一样,并非有指向性得代表某一部作品,不用因为某脑残文章对某游戏的吹捧就受影响
不是我急于否定,而是否定容易,肯定难。要否定两者是否有从属关系只要找到一个反例,而要肯定一个从属关系,那么则要复杂得多。而得到普遍认可的事情出现了否定的个例则仍然很难改变原来大家的看法,就像冥王星被踢出大行星一样,会遇到很多问题。游戏现在面临的是如何进入艺术的大门的问题,我并没有想要诋毁其艺术性的意思,而是按照现在的状况从逻辑上判断其属性,等游戏被名正言顺地列入艺术门类的时候,我们再来缅怀当初的罪过也没有什么错的。电子游戏相对于人类艺术的历史来说太短太短了,艺术的神圣殿堂岂容乳臭未干的小屁孩随便指指点点的?即时你是拿破仑又能怎样?这绝对不是保守,而是正常伦理。
我们能现在就信誓旦旦地YY未来写博客是不是正式职业吗?现在游戏就处于这个状态,除非你认为建筑,电影之类的艺术从开始到现在都是为了艺术而客观存在的,游戏的社会属性是在不断改变的,也许几年后某部旷世佳作的问世就突然让全世界都认可其艺术气质也没有什么不可信的地方,但是就目前来看:
游戏不是艺术
===================
原帖由 wants 于 2008-6-20 00:44 发表
你的意思是游戏里有个十字架就代表有宗教背景,能吸引基督教玩家争相购买?加入元素和加入素材不同,拜托不要弄错。
第一个把CG加入游戏的人肯定是个人才,但是第一个把游戏CG玩转自如的人肯定也是人才,电影之所 ...
我从没觉得艺术有多神圣,很多艺术随着时间慢慢消亡了,只存在于古董之中,有些艺术审美一开始就是残缺不全,甚至变态。
===================
原帖由 sxyzero 于 2008-6-20 00:36 发表
你这观点和茶包一样,是不是只有有了评价体系的才是艺术?没有就不是?这是谁规定的?那个理论的观点?其实你们也有点自相矛盾,先认同所谓的多媒体艺术,继而否认游戏艺术,那么多媒体艺术有没有评价体系?
对,要有合理的评价体系,并且所谓合理的评价体系需要经历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过程,要么先被大学学术领域所广泛认同,进而自上而下成为某种常识普及到社会大众,要么自下而上
归根结底,这种论证是十分严谨和严肃的,不是你在这里随便说两句就成立的
===================
原帖由 onmyway 于 2008-6-20 00:48 发表
对,要有合理的评价体系,并且所谓合理的评价体系需要经历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过程,要么先被大学学术领域所广泛认同,进而自上而下成为某种常识普及到社会大众,要么自下而上
归根结底,这种论证是十分 ...
你这观点就是要大众承认而已嘛。跟我前面的观点不符,我的观点是艺术的定义既然已经可以包含游戏,那么说它是艺术就是正确的。至于你不承认,没关系,那我管不着,就是全世界的人不承认,也没关系。我只相信逻辑。艺术定义包容游戏,游戏就是艺术。
===================
原帖由 sxyzero 于 2008-6-20 00:48 发表
我从没觉得艺术有多神圣,很多艺术随着时间慢慢消亡了,只存在于古董之中,有些艺术审美一开始就是残缺不全,甚至变态。
艺术似乎与神圣没有关系……
艺术属性随时间是变化的,毕加索当年的画和现在的那幅画是巨大艺术性差别的,但是客观实际却没有差别
===================
原帖由 wants 于 2008-6-20 00:57 发表
艺术似乎与神圣没有关系……
艺术属性随时间是变化的,毕加索当年的画和现在的那幅画是巨大艺术性差别的,但是客观实际却没有差别
:猴子喷火: 你自己说的艺术的神圣殿堂,我败了。。。
===================
原帖由 sxyzero 于 2008-6-20 00:52 发表
你这观点就是要大众承认而已嘛。跟我前面的观点不符,我的观点是艺术的定义既然已经可以包含游戏,那么说它是艺术就是正确的。至于你不承认,没关系,那我管不着,就是全世界的人不承认,也没关系。我只相信逻辑。 ...
如果是部分包含,那么没有从属关系,仅仅是交叉。而且我说过了,游戏是艺术载体,本身是否具有艺术还没有在民间和学术界达成共识,绝对不能说其具有从属关系。
===================
原帖由 sxyzero 于 2008-6-20 00:57 发表
:猴子喷火: 你自己说的艺术的神圣殿堂,我败了。。。
修辞手法都不懂:猴子喷火:
===================
原帖由 wants 于 2008-6-20 01:02 发表
修辞手法都不懂:猴子喷火:
:猴子喷火: :猴子喷火: :猴子喷火:
===================
原帖由 sxyzero 于 2008-6-20 00:52 发表
你这观点就是要大众承认而已嘛。跟我前面的观点不符,我的观点是艺术的定义既然已经可以包含游戏,那么说它是艺术就是正确的。至于你不承认,没关系,那我管不着,就是全世界的人不承认,也没关系。我只相信逻辑。 ...
你的观点太过稚嫩,你的论证更经不起推敲
哪个艺术定义上说“游戏是艺术的一种“了,你的结论是艺术定义的”外延“,并且既没有权威的引证,也没有令人信服的逻辑,只是脑内补完而已,请不要最后来撒娇,谢谢
一个论点,或者说观点的成立,要么是基于人类的常识,或者是这种常识的推断,否则的话我们最好认为论点是否定的结果,或者至少不要认为是肯定的。
”游戏是艺术“的学术论证需要太多的工作以至于这是我们不可能完成的,你可以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或者看法,着急下结论就不对了
===================
原帖由 onmyway 于 2008-6-20 01:03 发表
你的观点太过稚嫩,你的论证更经不起推敲
哪个艺术定义上说“游戏是艺术的一种“了,你的结论是艺术定义的”外延“,并且既没有权威的引证,也没有令人信服的逻辑,只是脑内补完而已,请不要最后来撒娇,谢谢 ...
:呆猴: :呆猴: 无语了,我的观点没变过,请看前面。
===================
1999年版《辞海》对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作了解释:
“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他们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你说,游戏符合这其中的解释不?符合自然就是,不符合自然就不是。
===================
什么是艺术
摘要
艺术,是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籍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艺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娱乐游戏的一种特殊方式,又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属于娱乐游戏文化的范畴。艺术文化的本质特点,就是用语言创造出虚拟的人类现实生活。艺术发生的基础是人类的语言,有效的艺术创造必须完全借助于语言。人类有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形式。不借助语言的所谓艺术创造,只能算是普通的游戏创造。在娱乐功能的层面上,艺术与普通的娱乐游戏具有同等重要的存在价值和发展价值。然而,艺术与普通的游戏在文化形态上毕竟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在文化的社会功能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被认真关注的必要。
关键词:娱乐游戏 虚拟文化 主观缺憾 情感行为 艺术
什么是艺术,艺术与人类的其他文化有什么本质的不同?目前似乎谁也不能够明确地给予回答。本文从人的主观行为的功能范畴及其所创造出的文化构成入手,试图回答这一问题。
一,人的主观行为的三种基本功能
在社会生活中,人的主观行为,可以根据其基本的功能范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为了获得最基本的社会生活资料所从事的基本生产劳动,如寻找、采摘、捕获和种植食物,修造居所,制作衣物和其他生活必须用品等等,都属于基本生产劳动。如果没有基本生产劳动所获得的基本生活资料,人的基本生命活动就无法维持。第二类是为了保障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所进行的基本社会生活,如一日三餐,生殖和养育后代,日常其他所必须的活动等等,都属于基本社会生活。如果离开了基本社会生活,人的基本生命活动同样无法维持。第三类是为了消耗人体自身多余的体能和精力而进行的娱乐游戏活动,如唱歌,跳舞,写诗,听戏,踢球等等,都属于娱乐游戏活动。离开了娱乐游戏活动,人的基本生命活动仍能够正常维持。
二,艺术是娱乐游戏的一种方式
艺术是人的一种主观行为,这种主观行为属于娱乐游戏的范畴,这似乎是人们的共识。因为,离开了任何形式和内容的艺术活动,人类的基本生命活动都是能够正常维持的。那么,是不是人们所有的娱乐游戏活动都能够称为艺术呢?显然不是的。如,小孩子掏鸟窝、摸鱼、斗蛐蛐等等许多与之类似的娱乐游戏活动就不能称为艺术。而弹琴、作诗、画画、唱戏等等许多与之类似的娱乐游戏活动就能够称为艺术。这是人们的共识。尽管不能够把娱乐游戏活动都称为艺术,却能够把艺术确定为娱乐游戏的组成部分,确认为娱乐游戏活动的一种方式,这在逻辑上是不会有问题的,也似乎是不会有人提出异议的。
三,什么是艺术
然而,对于人类所有的娱乐游戏活动,可以把其中的哪些明确地称为艺术,又把其余的哪些明确地称为不是艺术呢?目前似乎还没有人能够明确地回答。但是,问题还远不止于此。如,对于画画这种娱乐游戏活动,人们一般都会认为能够称其为艺术。然而,是不是对于所有的画画活动都能够称为艺术呢?同样都是画画,老画家的绘画就能够称为艺术,这似乎是没有疑问的。随便一个小孩子的信手涂鸦能够称为艺术吗,这似乎有很多人是不赞同的。只有当小孩子的“信手涂鸦”达到了“一定水平”,人们才会称其为艺术。那么,小孩子的“信手涂鸦”的水平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才能够称为艺术呢?这又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据说美国的一只黑猩猩会“作画”,人们给它纸和笔,它能够“饶有兴致”地作出很多“有意思”的“画”来。如果把黑猩猩的“作画”也称为艺术,似乎有很多人更是不赞同了。那么,我们在理论上应该怎样区分艺术和非艺术呢?或者说,从理论上讲,究竟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四,人的主观需求
人的主观是以人的“自我”形态为根据的,人的“自我”形态是以人的观念文化形态为根据的。人以“自我”形态为根据所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需求行为,称为人的主观需求。当客观事物满足了人的主观需求时,人在主观上就会产生快乐感觉;当客观事物不能够满足人的主观需求,或是损害了人的主观利益时,人在主观上就会产生痛苦感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因为主观需求得不到客观事物的及时满足及经常被某些客观事物损害自己的主观利益而产生出许多的痛苦感觉。可以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全部行为内容,就是追求客观事物对自己主观需求的满足和拒避客观事物对自己主观利益的损害。然而,这种追求或拒避又经常会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够如愿,这就使得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主观上总是因许多事不能够如愿而存在着许多的缺憾,这种主观缺憾总使人持续地沉浸在痛苦感觉之中而令人总想解脱。
五,人体的三大功能系统
人体有三大功能系统:一是基本功能系统,二是认知功能系统,三是情感功能系统。基本功能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负责完成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器官发育和个体生殖等最基础的生命活动任务。组成此功能系统的所有器官,称为人体的基本器官。认知功能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负责完成人体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任务。组成此功能系统的所有器官,称为体人的认知器官。人的认知器官集中于人的大脑。情感功能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负责完成人体由认知成果所引起的“情感行为”的发生和人的不同个体间的“情感交流”任务。组成此功能系统的所有器官,称为人体的情感器官。情感功能系统的“中枢”,在人体的“心区”。
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人体器官与客观事物发生关系才能够进行的。人体器官与客观事物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机能现象,称为器官行为。人体的器官行为,是人体器官“天生”所具备的机能现象,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是人体器官的本能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观需求[5]。人体器官的许多行为,能够使人产生快乐感觉,这种器官行为正是人在主观上所企盼和追求的。确切地说,人的主观需求,正是以人体的三大功能系统对客观事物的需求行为为基础的。可以说,人的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主观上对一定形式和内容的器官行为的无休止追求。
情感器官通常所产生的行为内容,主要有喜、怒、哀、乐、悲、欢、思、恋、怨、恨、惊、疑、盼、烦、惧等等。情感器官的这些行为,都是人在主观上经常需要的。无论是在人们的基本生产劳动、基本社会生活或是娱乐游戏活动中,情感器官的这些行为都能够产生。然而,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情感器官产生这些行为,通常都需要人在主观上付出许多代价。如,劳动的过程和成果可以使人获得喜、怒、哀、乐,可劳动过程中的长时间的辛苦通常让人们在主观上不愿意忍受。许多的娱乐游戏活动虽然能够使情感器官获得较为激烈的行为反应,但娱乐游戏活动通常又要消耗大量的生活资料。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发现,有些娱乐游戏活动只需要花费较少的社会财富,就能够使情感器官产生足够多的行为反应。如,说故事和听故事,就能够只花费很少的社会财富而使人的情感器官产生出现实生活中所有的器官行为反应。
六,虚拟文化现象
在人们的社会生命中,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客观事物满足了人的主观需求或违背了人的主观需求时,能够使人产生快乐感觉或痛苦感觉,并且能够引起情感器官的行为反应;人与故事中的虚拟的客观事物发生关系时,也同样能够使人产生快乐感或痛苦感觉,并且也同样能够引起情感器官的行为反应。而且,故事中的客观事物比起现实中的客观事物更容易引起情感器官的强烈行为反应。如,现实生活中的“小芳”会让人觉得善良美丽,会让人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然而,故事里的“林妹妹”更会让人觉得柔情万种,更会让人为她失魂落魄,伤感万分,痛不欲生。现实生活中的“小芳”经常不能够满足人的主观需求,而故事中的 “林妹妹”却能够对人的主观缺憾产生非常好的慰籍作用而使人产生“别具滋味”的快乐感觉。
情感交流,是人的情感器官经常性的行为需求。心里的缺憾向他人倾诉一下,内心的欢喜事向他人陈述一下,听听他人讲些新鲜的事情,或有新鲜的事情向他人讲述,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需的情感交流行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经常都会发生一些“有意思”的和“值得说说”的悲伤或欢喜事。实际上,人们相互交流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相互听来或看来的关于他人的事,尤其是采用夸张和虚拟的方法编造出的关于他人的情节曲折内容精采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说故事和听故事,具有非常好的情感交流效果和对主观缺憾的慰籍效果。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喜欢听故事,也非常喜欢编故事。听故事的人总想听更精采的新故事,编故事的人也总想编出更精采的新故事。想听故事和编故事,早已成了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主观需求。非常自然地,听故事和编故事,就发生和发展成了人们社会生活中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其功能的主要方面是专门满足人的主观缺憾的慰籍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的,其文化形态的本质特点是虚拟人们的现实生活。这种文化现象,称为虚拟文化。本文把具有这种功能的虚拟文化现象,称为艺术。把这种专门为了满足人们的主观缺憾的慰籍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虚拟文化现象称为艺术,一方面从本质上明确地定义了艺术,另一方面明确地界定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线。
为了人们的精神快乐而虚拟现实,是人类非常重要的一项文化创造。这种文化创造,为人类的社会生活生产出了非常丰富的精神食粮。人的梦境虽然也多是虚拟的生活现实,但梦境的创造不是人的主观行为,不能把梦称为艺术。
七,艺术的本质
艺术属于娱乐游戏文化的范畴,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籍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的本质特点是用语言创造出虚拟的人类现实生活。艺术是人们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一种文化形式,人们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是以语言为基础的,所以,艺术的发生基础是人类的语言。在人们的艺术实践中,艺术的发生通常总是要完全借助于人类语言,人类有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出现,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形式产生。人类语言有许多种形式,如口头语言、文字语言、绘画语言、形体语言、音乐语言及现代的电影电视语言等等。艺术的发生在形式上就相应地会出现故事、小说、诗歌、绘画、舞蹈、音乐、电影和电视剧等等艺术形态。没有语言,就没有艺术的发生基础;如果人们相互间语言不通,就不能够实现艺术的交流。
艺术用语言创造出虚幻的事件,让他人通过对语言的理解来感觉虚幻事件的发生情景,在感受情景的过程中,人的相应的主观缺憾就会得到适当的慰籍,人的情感器官就会产生出活跃、激烈的行为反应。人的主观缺憾的慰籍及情感器官的行为反应,完全是以人在社会生活中对一定客观事物的主观需求为根据的。所以,艺术所创造出的虚拟事件,就必须以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观需求为根据,才能够发挥出显著的艺术效果。
有句成语叫“画饼充饥”,是对艺术的最形象的诠释:人由于饥饿想吃饼子,没有饼子,只好画一张大大的饼子来自慰,饥饿的人看到画中的这张饼子,主观上能够获得些许的满足感,情感器官也会产生出些许的喜悦。古人有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这实际上是对艺术的发生原理和社会功能的最生动和精辟的阐述。
八,艺术的教化功能
人们的社会生活,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秩序之中。一定的社会秩序的产生,是以人们的社会观念形态为基础的。人们合理的观念形态,就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
艺术构造出的虚拟现实,能够对人的观念形态的形成和改变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对于人的精神世界,艺术是上帝的牧羊长鞭,能够把人们的灵魂引入天堂,也能够把人们的灵魂赶进地狱。
人的主观需求是以人的观念形态为根据的,艺术创作所虚拟的社会现实通常大都是以人的主观需求为根据的。所以,任何人的艺术创作,在客观上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宣扬自己的观念形态;任何人在欣赏他人的艺术作品时,都会受到他人的观念形态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观念形态。所以说,对于人类的社会生活,艺术具有非常强大的教化功能,使其在社会形态和社会秩序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职能。“寓教于乐”和“易教于娱”,就是艺术在社会的教化功能上所表现出的最大特点。
由于艺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化功能,因而常被社会管理者作为教化民众的基本手段。普通的娱乐游戏就没有教化功能。这是艺术与普通的娱乐游戏的又一明显区别。
九,艺术创作
以满足人们对娱乐游戏的需求为主要目的而创造虚拟人类生活事件的文化活动过程,称为艺术创作。艺术的社会功能,一是为了满足人对主观缺憾的慰籍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二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民众教化的需求。在正常情况下,人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目的,通常首先是为了获得最好的娱乐游戏效果,也就是能够最有效地慰籍人的主观缺憾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情感器官的情感行为。那么在原则上,怎样进行艺术创作才能够最有效地慰籍人们的主观缺憾和激发人们情感器官的情感行为,又能够积极地发挥艺术的教化作用呢?
一是首先要以健康向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发展的思想观念为创作基础,努力宣扬先进的思想、高尚的情操,批判落后的思想、丑恶的人。这样才能够保证艺术创作发挥出积极的社会教化功能。
二是要善于针对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最强烈的主观愿望。如,在饥饿的灾荒年代,人们最强烈的愿望是寻求食物;在动乱的战争年代,人们最强烈的愿望是企盼和平;在富足的和平年代,人们最大的愿望是寻找艳遇;在希望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时代,人们最强烈的愿望是铲除特权和腐败等等。针对人们最强烈的主观愿望进行创作,是获得良好艺术效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三是要善于制造观念与观念的冲突。在现实生活中,不同观念间的意志冲突,是造成人们情感器官的强烈行为反应的最常见的事件。用虚拟的事件制造观念与观念的冲突,总是具有引起情感器官的强烈行为反应的显著效果。针对“好人”与“坏人”的斗争及“好人”与“好人”的意志冲突进行创作,也是获得良好艺术效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四是要善于创造新的思想观念。用虚拟的事件宣扬新的思想观念,创造出人们主观愿望上的新需求,能够让人们的思想产生出新的波澜,能够让人们的情感器官产生出“深沉”的情感行为,使人“心潮激荡”“久久难平”。创造新的思想观念虽然能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但创作者必须有较深厚的思想观念积累。
五是艺术创作所创造出的虚拟事件,要符合真实事件的发生情理。虚拟事件在情理上越接近现实,就越是能够针对人们的主观缺憾,从而越容易使人的情感器官产生 “共鸣”。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艺术创作的“真实性”原则,或者称为虚拟现实的真实度原则。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浓于生活,才容易打动人们的心。
六是要不断提高艺术创作的语言技艺水平和创造新的语言风格。高水平的语言技艺和独特的语言风格,能够使创作出的虚拟事件在描绘上准确生动和别具特色,在情节的设计上精采紧凑扣人心弦,从而使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强。技艺和风格是艺术所必须具有的文化特征,任何形式的艺术创作都必然要以一定的语言技艺和语言风格为基础,只有用具有一定技艺水平和风格特色的语言,才能够有效地创造出一定内容和特色的虚拟现实。
艺术创作的文化产品称为艺术品。要想创作出公众喜爱的艺术品,创作者通常应该要拥有较高的语言技艺水平和独特的语言风格,应该要有较丰富的社会生活经历,应该要有较沉痛的主观缺憾和强烈的情感行为需求,应该要有较高的思想素养水平和道德情操水平及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应该要有较强的语言创新和思想创新的才智等等。
十,关于艺术的误区
有人把公厕里的小便器倒挂在艺术馆的墙上,并称之为艺术;还有人把随便捡来的一截残木桩摆在艺术馆里,也称之为艺术;竟然还有人把自己关在存衣室里一天多,也称之为艺术。对此,绝大多数被告之的人似乎都会表现出疑惑。实际上,这些人的艺术创作坠入了艺术的误区。把小便器倒挂在艺术馆的墙上之类的行为,表现不出任何的语言技艺,表现不出任何被虚拟的现实对象,不具备艺术的本质所应有的任何要素。类似的这些所谓的创作行为,都不能称为艺术。这些行为只能是非常普通的游戏而已,每个顽皮的小男孩子都能够做出许多类似的游戏来。如,把黑黑的鞋印印许多在教室的白墙上,悄悄在讲台上撒一泡尿,给画像上的美女画上两撇黑胡子,在精美的礼盒中放上一个马粪蛋送给老师,把女生的铅笔盒里放一条虫子,赤裸着身子在泥坑里打滚,把荒原上的草点燃,把河里的水搅混,把土撒向风中,把屎拉在大食堂的咸菜缸里,还有愚人节里中学生们创造出的许多出人意料的捉弄人的节目等等,大都只能是普通常见的娱乐游戏或恶作剧。顽皮孩子的这些游戏同把小便器挂在艺术馆墙上的行为具有同样水平的游戏效果和智力水平,除此之外再找不出其他可以想到的文化内容。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2001年的一次国际艺术盛会上,获得大奖的三件作品全都是与把小便器倒挂在墙上同类的让人感觉不出有任何语言技艺和虚拟内容的堆积物。这个艺术盛会显然是把游戏创新等同于艺术创作了。当然,对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艺术创作的最基本目的是为了娱乐,游戏创新的最基本目的也是为了娱乐。在娱乐功能的层面上,艺术与普通娱乐游戏具有同等重要的存在和发展价值。然而,艺术与普通娱乐游戏在文化形态上毕竟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在文化的社会功能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被认真关注的必要。
十一,艺术的发展方向
艺术的产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娱乐游戏的主观需求。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艺术是人们精神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生活资料。所以,艺术的发展,就应该始终保持其不可替代的娱乐游戏功能,就应该始终保持其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否则,艺术的发展就会失去其应有的文化活力。因此,如何不断保持和增强艺术的文化活力,是艺术发展的基本问题。要保持和不断增强艺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活力,艺术创作就必须不断创新。艺术创新,一是语言种类的创新:随着科学技术文化的不断发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新材料、新工具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尤其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们创新语言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如电脑游戏、互联网、移动通信的出现和不断进步,让人们创造出了电脑游戏语言、网上语言和手机短信息语言等等。二是语言技艺的提高:无论是何种语言,创作者都必须努力提高语言技艺,才能够有效地提高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三是语言风格的创新:不同的语言风格会使艺术具有不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新的语言风格会使艺术以新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京剧中的不同流派和流行歌曲中的不同韵味,就属于不同的语言风格。四是民众关注的社会问题的深入挖掘:艺术永远要贴近现实生活,才能使艺术永远保持强大的发展生命力。
娱乐游戏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固然非常重要。然而,丰富的生活资料、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友善的人际关系通常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第一需要。生活富足有序,朋友遍布天下,是人们理想中的社会生活。要建立理想中的社会生活,必须首先要积极建立和有效维护良好的社会观念文化体系。人们要想高效率地建立和维护良好的观念文化体系,就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人类一切文化形态所能够产生的积极作用,同时最大限度地消除其消极作用。同样地,对于艺术文化,就必须要使艺术充分发挥其积极的社会教化作用,就必须要最大限度地限制艺术的消极教化作用。所以,在艺术发展的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让艺术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尽“弘扬正气” “笞责邪恶”的社会职责。在任何时候,社会管理者都必须对艺术创作者的观念形态进行积极地引导,对其作品所表现和宣扬的观念形态进行严肃认真地审核。只要政治存在,艺术就必须要服务于社会政治。
要实现人类的社会文化健康、稳步、快速地向前发展,艺术文化的创新发展,就应该时刻做到教化功能与娱乐欣赏功能兼顾。保持和不断增强艺术的文化活力,充分发挥艺术的社会教化作用,永远是艺术发展的最基本方向。(摘自王波《观念主义》)
[ 本帖最后由 sxyzero 于 2008-6-20 01:14 编辑 ]
===================
”你这观点就是要大众承认而已嘛。跟我前面的观点不符,我的观点是艺术的定义既然已经可以包含游戏,那么说它是艺术就是正确的。至于你不承认,没关系,那我管不着,就是全世界的人不承认,也没关系。我只相信逻辑。艺术定义包容游戏,游戏就是艺术。”
你不要傲娇,好不好?
如果这句话不是你讲的,那么请允许我收回我的话
===================
我贴了两个观点了。起对艺术的解释,游戏肯定符合,所以在这些观点下,游戏就是艺术。你觉得不是请推翻这些观点,而不是推翻我。
===================
俺觉得至少目前的游戏还不能被公众接受为艺术
但真正了解游戏的人应该还是有着自己想法的
===================
原帖由 sxyzero 于 2008-6-20 01:10 发表
1999年版《辞海》对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作了解释:
“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 ...
你说符合就符合了?
别开玩笑了,如果你能获得剑桥牛津的学术认可,那我就认为你说的对
或者北大清华也行,请不要傲娇,认为自己逻辑必然正确,能代表广大群众
===================
艺术可以定义为“人类以创造美为主要目的的技术及其产品”。
这个定义不合时宜了。电影不是创造美而主要目的,建筑主要是为了住,而不是主要为了美。去掉主要二字没问题了。
===================
原帖由 onmyway 于 2008-6-20 01:18 发表
你说符合就符合了?
别开玩笑了,如果你能获得剑桥牛津的学术认可,那我就认为你说的对
或者北大清华也行,请不要傲娇,认为自己逻辑必然正确,能代表广大群众
我没有观点啊,观点在别人的文章里面。。。:呆猴:
===================
原帖由 wants 于 2008-6-20 00:44 发表
..
“你的意思是游戏里有个十字架就代表有宗教背景,能吸引基督教玩家争相购买?加入元素和加入素材不同,拜托不要弄错。”
看来我文字素养很不够,我那其实是反问,否定的意思,呵呵
游戏如果确实也属于艺术的话,那么请指出几个独特的值得大家支持的艺术性,总不会是播片和战斗的比例调配和那个莫名其妙的“游戏性”吧。
其实兄弟看法和我同步率很高,我也一直对“游戏性”这个词很反感,电影行业里面并没有“电影性”这么一个笼统、模糊、像雾像风又像云、像小娘子初恋一样的东西、“触电的感觉”——揪十个把“游戏性”刻在脸上的小资玩家出来,九个说不清楚究竟“个人喜好”和“游戏性”有何区别——因为那就没有区别
至于游戏的艺术性——其实正如我们之前讨论的——在于游戏这个“载体”的特点、这个“载体”的“创作工具”
我举个例子,call of duty 4里面核弹那一关,游戏导演有两个选择:
1、利用电影产业的蒙太奇,拍摄一段士兵惨烈牺牲的播片,镜头酷、音乐棒、角色帅,让玩家在完成关卡后坐在沙发上观看
2、把玩家置入坠毁的直升机,让他们看到paul jackson生命的最后一分钟内所见到的末日景象,蘑菇云、倒地、死亡
两者相比,游戏的艺术特制显露无遗——其实那不是什么俗不可耐的“电影化”,那是利用“互动”这个创作工具制造的临场感
“不是我急于否定,而是否定容易,肯定难……但是就目前来看:游戏不是艺术”
所以基于刚才的例子和理念,兄弟可以去翻翻看我在第一页列举的两个独立游戏的例子
游戏已经悄悄成为艺术了,不过可能大家每注意到而已
[
本帖最后由 superjay 于 2008-6-20 01:28 编辑 ]
===================
如果艺术的定义中有一条,要大众普遍承认才是艺术,那么我承认。至少我们几个人当中来看,游戏的确不是。
===================
原帖由 sxyzero 于 2008-6-20 01:19 发表
我没有观点啊,观点在别人的文章里面。。。:呆猴:
你没有观点? HOLY CRAP!
那你这引用是用来做什么,帮助我熟练我的的中文阅读能力?
别人的文章?你是说辞海,还是王波
辞海上可没有说游戏是艺术,要说有,那也是你脑内补完的,至于王波,他也没有直接论证电子游戏就是艺术,而且他的论证也仅仅是一家之言,既没学术上的广泛认同,也没广大的群众基础
你不会想用这个随便谷歌出来的东西来唬我吧?还有你要再说上面这类傲娇的话,我就输了
===================
原帖由 onmyway 于 2008-6-20 01:30 发表
你没有观点? HOLY CRAP!
那你这引用是用来做什么,帮助我熟练我的的中文阅读能力?
别人的文章?你是说辞海,还是王波
辞海上可没有说游戏是艺术,要说有,那也是你脑内补完的,至于王波,他也没有直 ...
有才。我是理科的思维,没办法。你觉得我这种思维错了。我没办法,我举例刚才,被茶包嘲笑了,茶包嘲笑说我化学没有你好。但是这个例子有哪里错了?请举出
一个6个质子的元素,是碳,我发现石墨有这样的性质。那么石墨是碳。
后来我发现了金刚石,定义里面没有直接说金刚石是碳。那么金刚石就不是碳了?金刚石是碳是我脑内补完的?
我的逻辑就是这样的。你觉得不对我也没办法。
===================
原帖由 sxyzero 于 2008-6-20 01:29 发表
如果艺术的定义中有一条,要大众普遍承认才是艺术,那么我承认。至少我们几个人当中来看,游戏的确不是。
这里定义了艺术的几个要素
The Objectivist, whereby it is also an absolute value, but is dependent on general human experience;
客观,作为一个绝对的概念,这依赖于广泛的人类经验 General hunman experience, 我翻译不好,你自行理解吧
The evaluation of art has become especially problematic since the 20th century. Richard Wollheim distinguishes three approaches: the Realist, whereby aesthetic quality is an absolute value independent of any human view; the Objectivist, whereby it is also an absolute value, but is dependent on general human experience; and the Relativist position, whereby it is not an absolute value, but depends on, and varies with, the human experience of different humans.[2] An object may be characterized by the intentions, or lack thereof, of its creator, regardless of its apparent purpose. A cup, which ostensibly can be used as a container, may be considered art if intended solely as an ornament, while a painting may be deemed craft if mass-produced. (Art,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Art)
===================
原帖由 onmyway 于 2008-6-20 01:40 发表
这里定义了艺术的几个要素
The Objectivist, whereby it is also an absolute value, but is dependent on general human experience;
客观,作为一个绝对的概念,这依赖于广泛的人类经验 General hunman ...
这就对了嘛,我一切只按照概念来,其他的,咱不懂,我就是一个理科生的思维。。。如果概念认为需要客观大众承认,我马上改口,游戏不是艺术。:猴子喷火:
===================
当然如果我觉得概念不对,那就是另外回事了。就的确需要推翻了,就需要论文了
[ 本帖最后由 sxyzero 于 2008-6-20 01:45 编辑 ]
===================
原帖由 sxyzero 于 2008-6-20 01:39 发表
有才。我是理科的思维,没办法。你觉得我这种思维错了。我没办法,我举例刚才,被茶包嘲笑了,茶包嘲笑说我化学没有你好。但是这个例子有哪里错了?请举出
一个6个质子的元素,是碳,我发现石墨有这样的性质。那么 ...
噢,不,我不知道你化学究竟学的好不好,他嘲笑你是你和他的事情
你想用化学元素把我绕进去是吧,嗯,很好
我先前举过造纸厂厂长们泪流满面地例子,这里容我再引用一下
是不是你想说,你随便拿张纸上面随便画两笔,你的画就是“艺术”了?
那造纸厂厂长们对你可就感激涕零了
===================
原帖由 onmyway 于 2008-6-20 01:47 发表
噢,不,我不知道你化学究竟学的好不好,他嘲笑你是你和他的事情
你想用化学元素把我绕进去是吧,嗯,很好
我先前举过造纸厂厂长们泪流满面地例子,这里容我再引用一下
是不是你想说,你随便拿张纸上面 ...
错,首先要有定义。你这个例子的定义是什么?或者说这个例子开头对艺术有一个定义没有?如果没有,那和我的例子完全不同。
[
本帖最后由 sxyzero 于 2008-6-20 01:49 编辑 ]
===================
其实我的观点在简单不过了,如果游戏符合刚才那些定义中的标准,那么游戏就是艺术,如果不符合,那么就不是。我就是这个观点。
这等于说有鸡鸡就是男人,你有鸡鸡,那么你就是男的,你没有鸡鸡,那你就不是男的。这么简单的道理啰嗦了这么多篇。。。
===================
当然你也可以说有鸡鸡的也有可能是阴阳人。。。呵呵游戏说不定就是出于这个位置呢。
===================
原帖由 sxyzero 于 2008-6-20 01:48 发表
错,首先要有定义。你这个例子的定义是什么?或者说这个例子开头对艺术有一个定义没有?如果没有,那和我的例子完全不同。
噢,你的化学元素系列啊,嗯,你举的例子甚妙
后来你发现了你的绘画,定义里面也没有直接说你绘画就是艺术,难道你的绘画就不是艺术了?你的绘画是艺术难道是你自己脑内补完么?
你的逻辑就这样,我觉得你不对也没有办法
[
本帖最后由 onmyway 于 2008-6-20 02:03 编辑 ]
===================
原帖由 onmyway 于 2008-6-20 01:57 发表
虽然定义里面也没有直接说你绘画就是艺术,难道你的绘画就不是艺术了?你的绘画是艺术难道是你自己脑内补完么?
你的逻辑就这样,我觉得你不对也没有办法
游戏还不是一样,首先定义 游戏是艺术。那么我做个垃圾游戏不一定是,人家做的好的,就未必不是了。。
绘画还不是一样,首先定义绘画是艺术,但不是所有人画的都是艺术。
===================
4/9页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登录后才可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