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FC俱乐部>>游戏业界综合讨论区>>
- 翻页:<< < ##4 ##5 ##6 > >> (6/9页)
- 刷新/显图/登录/注册/WEB
回复列表 (412)
原帖由 onmyway 于 2008-6-20 03:34 发表
这种类推仅仅是基于某种经验,从电影到游戏,其中的不确定和不确切因素过多,而且电影早已深入人心,游戏还差很远,所以并不能成为强有力的论证,只能作为某种预测
但是起码比我们胡乱自以为是的猜测来得客观可行
游戏现在处于争议期,相信当初电影也有这么一个时期,我们可以借鉴其流程和历史
===================
原帖由 wants 于 2008-6-20 03:33 发表
我说的是绘画被公认为艺术门类前的绘画存在状态是不是和现在的游戏有些类似?
游戏的历史确实太短,需要时间来沉淀
其实最原始的技法也可以用于艺术创作
设想我们某个祖先原始人,迷恋上了部落的酋长女儿,夜幕降临在火堆旁边花痴地想这心上人儿,顺手拿起烧焦的木枝,在石头上画下了酋长女而的轮廓——我认为,这也是原始的艺术创作
高更画了一辈子画,也最终悟出来,要“像小孩子一样画画”,因为真挚,表达的感情更透彻
提到“原始”,我不得不再次建议大家尝试一下我在第一页里面推荐的游戏“Passage”,话说这个游戏也是之前这里一个坛友推荐给我的
[
本帖最后由 superjay 于 2008-6-20 03:40 编辑 ]
===================
原帖由 wants 于 2008-6-20 03:37 发表
但是起码比我们胡乱自以为是的猜测来得客观可行
游戏现在处于争议期,相信当初电影也有这么一个时期,我们可以借鉴其流程和历史
或许会,或许不会
那么至少要等到游戏像电影那样普及以后再说了,游戏能够像电影那样在人类社会全面普及么?
===================
原帖由 superjay 于 2008-6-20 03:34 发表
我不太理解“和艺术不沾边的电影”的具体指向性……因为我很容易想歪……例如“日本大片”那种?
玩笑
在电影诞生初期,有一部作品非常有名,内容是短短几百秒,拍摄的是“火车离站”
这个作品是原始的 ...
和艺术无关的电影很多,那个火车的画面其实就是一个例子,你能从中看出艺术吗?
很多电影其实仅仅是纪录片,几乎没有艺术性,当初仅仅因为一些有点镜头感的画面,于是大众和学者大胆宣布电影必将成为艺术门类,没人反对?
这个问题和困扰我们的游戏是否属于艺术是基本相同的
天线宝宝明显是索黑,无间很美
===================
原帖由 superjay 于 2008-6-20 03:38 发表
其实最原始的技法也可以用于艺术创作
设想我们某个祖先原始人,迷恋上了部落的酋长女儿,夜幕降临在火堆旁边花痴地想这心上人儿,顺手拿起烧焦的木枝,在石头上画下了酋长女而的轮廓——我认为,这也是原始的 ...
不要从未来看过去,应该从过去看过去,当初如何鉴定新兴艺术门类的,现在也可以参考其方式方法
===================
困觉了,眠去了
===================
电影的镜头叙事是中性的,它只不过是在记录时间空间的一些外表和关系,至于娱乐性和表现性也是后来
在电影实践中发现的;而游戏的互动性则一开始就是定位于娱乐性的,所以至今为止衡量一个游戏的质量仍然是游戏性而非审美或思想性。现在随着硬件能力的提高,互动性确实从单纯地提供娱乐性开始向提供体验性分化,在这点上现在的游戏已经很成功,玩一个游戏所带来的直观的代入感不是电影小说能比的,这正是互动性的优势。然而互动性要最终发展出足够让人信服的表现性和艺术性,在游戏就是为了娱乐这个最重要最单纯的动机和目前的游戏市场的体制下,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
我覺得鏡頭敘事是中性,這個中性的定義還是要說個明白些比較容易延伸討論
電影技法忠導演把鏡頭擺在什麼位置,其實都可以透露一些想要加諸於被攝主體的主觀看法,也可以說是要間接影響觀眾的認同感。
這在電影專書「認識電影」(大陸地區應該也是這樣翻),有很大一篇幅專門講解
===================
原帖由 村上春樹 于 2008-6-20 11:03 发表
我覺得鏡頭敘事是中性,這個中性的定義還是要說個明白些比較容易延伸討論
電影技法忠導演把鏡頭擺在什麼位置,其實都可以透露一些想要加諸於被攝主體的主觀看法,也可以說是要間接影響觀眾的認同感。
這在電影 ...
我所谓的中性就是在镜头叙事诞生之初它并没有任何激起某种情感的动机,超越实用性的动机。
摄影机的发明在当时仅只是宣称:“我们能够记录动态的画面了”
而游戏的互动性不一样,从一开始它就是为了取悦于人的
===================
原帖由 林则徐 于 2008-6-20 11:08 发表
我所谓的中性就是在镜头叙事诞生之初它并没有任何激起某种情感的动机,超越实用性的动机。
摄影机的发明在当时仅只是宣称:“我们能够记录动态的画面了”
而游戏的互动性不一样,从一开始它就是为了取悦于人的
主观了
笔是无情感属性的,然而人使用了它就会赋予文字、绘画思想和灵魂
电影也是一样,即使我们抛开音乐、演员表演、配字等影响,场景的选择、取景的构图、镜头的长短、剪接的节奏这些元素也可以成为导演的创作工具,这也就是“蒙太奇”了
游戏也一样,“互动”作为其本质,没人规定它“必须取悦于人”,这样好比说绘画必须追求“唯美”——然而你我都知道“唯美”并不属于任何美术学院、美术流派,而是当代ACG宅男宅女缺乏包容性的代表性词汇,“唯”本就代表狭隘和不开放
[
本帖最后由 superjay 于 2008-6-20 11:24 编辑 ]
===================
现在思考的重点是,互动性是否是表现的一个累赘?根据现有艺术的经验,单方面的叙述已经
能取得很好的表现性,因此互动性的加入是否能进一步深化表现性还是只是满足一下“打开了机关接着听故事”的浅薄快感?
假如仅仅只是电子小说般的初级互动性,那么我对游戏艺术化的影响力持悲观态度
然而那种浑然一体的互动表现形式何以可能?对我来说还是很抽象的事情
[ 本帖最后由 林则徐 于 2008-6-20 11:28 编辑 ]
===================
原帖由 superjay 于 2008-6-20 11:21 发表
主观了
笔是无情感属性的,然而人使用了它就会赋予文字、绘画思想和灵魂
电影也是一样,即使我们抛开音乐、演员表演、配字等影响,场景的选择、取景的构图、镜头的长短、剪接的节奏这些元素也可以成为导演的 ...
你没看懂我的态度。用法即意义,脱离实践谈可能毫无意义
[
本帖最后由 林则徐 于 2008-6-20 11:32 编辑 ]
===================
原帖由 林则徐 于 2008-6-20 11:26 发表
现在思考的重点是,互动性是否是表现的一个累赘?根据现有艺术的经验,单方面的叙述已经
能取得很好的表现性,因此互动性的加入是否能进一步深化表现性还是只是满足一下“打开了机关接着听故事”的浅薄快感?
假 ...
我举一个这个年代比较初级、比较典型的互动应用例子,前边谈到过
我举个例子,call of duty 4里面核弹那一关,游戏导演有两个选择:
1、利用电影产业的蒙太奇,拍摄一段士兵惨烈牺牲的播片,镜头酷、音乐棒、角色帅,让玩家在完成关卡后坐在沙发上观看
2、把玩家置入坠毁的直升机,让他们以paul jackson的身份,去体验生命的最后一分钟内所见到的末日景象,蘑菇云、倒地、死亡
两者相比,游戏的艺术特制显露无遗——其实那不是什么俗不可耐的“电影化”,那是利用“互动”这个创作工具制造的临场感
[
本帖最后由 superjay 于 2008-6-20 11:39 编辑 ]
===================
原帖由 林则徐 于 2008-6-20 11:30 发表
你没看懂我的态度。用法即意义,脱离实践谈可能毫无意义
看你前面一段话,我以为懂了,看了这段话我真糊涂了
===================
原帖由 superjay 于 2008-6-20 11:39 发表
看你前面一段话,我以为懂了,看了这段话我真糊涂了
我从来都没说游戏只可能是娱乐,而是娱乐作为游戏最初最单纯的动机必定会在游戏诞生以后长久的现实中影响着游戏的本质和意义
===================
原帖由 林则徐 于 2008-6-20 11:41 发表
我从来都没说游戏只可能是娱乐,而是娱乐作为游戏最初最单纯的动机必定会在游戏诞生以后长久的现实中影响着游戏的本质和意义
这是时代限制
市场理念不到位,市场需求决定产品形态,如今游戏文化的主要受众是年轻人,早几年甚至全部是teenagers,他们需要的是流行歌曲、漫画人设、大片CG、偶像脸嘴、明星代言
此外,创作者本身也极少有意识、主动地去发挥游戏“互动”这个工具在叙事、传达理念上的作用,很多剧本节点、情节关键点还是用播片、文字介绍等方式来代过
这是时代限制,和电影产生初期一样,不过不妨碍我们看到它们的本质和广阔的前景
[
本帖最后由 superjay 于 2008-6-20 11:56 编辑 ]
===================
没有一种艺术是为了成为艺术而成为艺术的
===================
没有意向何来前景?所以我在这个问题上不乐观
===================
还是谈回本质的互动性吧
我前面说的“互动有可能成为表现的累赘”我解释一下,欢迎共同探讨
艺术品之所以引起审美心理和具备艺术表现力,距离感和移情作用很重要,所谓陶醉,正是主体
的消失并进入一种迷醉的状态,此时艺术品是高于欣赏者的。这便是艺术之所以为艺术最重要的审美体验
而游戏的互动性中,玩家和作品基本是一体的,相互作用,不存在高低关系,玩家的互动操作也是大部分
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从这个方面讲,我对互动性所能达到的艺术表现力持谨慎的怀疑态度
[ 本帖最后由 林则徐 于 2008-6-20 12:22 编辑 ]
===================
原帖由 林则徐 于 2008-6-20 12:19 发表
此时艺术品是高于欣赏者的
这是解读“艺术”这个概念的一种新提法
然而私人不能认同
我认为艺术是创作者和受众的精神交流,仅此
===================
原帖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8-6-20 12:09 发表
没有一种艺术是为了成为艺术而成为艺术的
我认为会在自然发展中演变、生华……
===================
原帖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8-6-20 12:09 发表
没有一种艺术是为了成为艺术而成为艺术的
看,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
原帖由 sxyzero 于 2008-6-20 13:14 发表
看,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大多数人不懂艺术,少数人能欣赏艺术,极少数思维方式和大众完全不同的人成了艺术家
===================
原帖由 superjay 于 2008-6-20 13:03 发表
这是解读“艺术”这个概念的一种新提法
然而私人不能认同
我认为艺术是创作者和受众的精神交流,仅此
欣赏者陶醉于艺术杰作的那种超然状态和虔诚的教徒面对他心中上帝之时是很相似的
因此可以说,在那一刻,在艺术品那里有一个上帝,它向欣赏着说出了某种真理
在宗教势微的时代,艺术自然而然地承担宗教过去的职责
[
本帖最后由 林则徐 于 2008-6-20 16:30 编辑 ]
===================
原帖由 sxyzero 于 2008-6-20 01:10 发表
1999年版《辞海》对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作了解释:
“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 ...
辞海编委会是艺术界的立法者
===================
原帖由 sxyzero 于 2008-6-20 01:59 发表
游戏还不是一样,首先定义 游戏是艺术。那么我做个垃圾游戏不一定是,人家做的好的,就未必不是了。。
绘画还不是一样,首先定义绘画是艺术,但不是所有人画的都是艺术。
您的辞海里标准里貌似没有画的好和画的坏的因素
1999年版《辞海》对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作了解释:
“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他们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
原帖由 sxyzero 于 2008-6-20 02:27 发表
我也觉得。不过我学了科学再看历史,更有一番风味。
你不学科学就看年鉴派的东西也一样
===================
原帖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8-6-20 13:41 发表
大多数人不懂艺术,少数人能欣赏艺术,极少数思维方式和大众完全不同的人成了艺术家
呵呵
===================
应该承认互动艺术这一实体的存在
===================
sxyzero 君
不要妄想通过定义就能理解艺术
你太看不起艺术了
===================
原帖由 Karma 于 2008-6-21 21:32 发表
sxyzero 君
不要妄想通过定义就能理解艺术
你太看不起艺术了
:绿脸贱笑:兔脸红: 我想我的悟性还是可以di
===================
原帖由 sxyzero 于 2008-6-22 00:34 发表
:绿脸贱笑:兔脸红: 我想我的悟性还是可以di
你别傲娇,艺术的定义是人类的一大难题,经历了上千年的思考与演变,最早的相对完善的艺术定义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了,如果你想通过定义游戏是艺术来论证游戏是艺术,那么很遗憾,你既没有这个权威,也没有这个哲学素质,你这种论证方式是此路不通的
===================
定义什么是艺术的权利究竟在哲学家手里还是在辞典编纂家手里还是在艺术家手里?
我觉得讨论什么是艺术宁可听阿波利奈尔的也不能听马克思的
===================
原帖由 onmyway 于 2008-6-22 01:28 发表
你别傲娇,艺术的定义是人类的一大难题,经历了上千年的思考与演变,最早的相对完善的艺术定义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了,如果你想通过定义游戏是艺术来论证游戏是艺术,那么很遗憾,你既没有这个权威,也没有这个 ...
今天坐车,一个中年妇女带了一个小孩,售票员说要买票,中年妇女说我坐其他车都不买,凭什么坐你的车就要买,售票员说只要超过1米2就买,中年妇女说我不管,我在其他地方都没买,所以这里我也不买。
===================
原帖由 雄狮亨利 于 2008-6-22 20:23 发表
定义什么是艺术的权利究竟在哲学家手里还是在辞典编纂家手里还是在艺术家手里?
我觉得讨论什么是艺术宁可听阿波利奈尔的也不能听马克思的
那不是我的研究范围了,:鼻血猴:
===================
艺术是矛盾的行为,
因为艺术通常起源于小众化,而最终成就于流行...
根据米兰.昆德拉的观点,一款电子游戏作品一旦扮演了很好地娱乐公众的角色,那这部作品就处于危险的境地...因为它可能被视为他的内容、他的宣言、他采取的手段的附庸... 这就使其失去了作为艺术品的基本要素...
由于电子游戏纯粹是娱乐的产物,这就注定了其不可能艺术化...
---不可能,也不存在这样的游戏...
===================
原帖由 猛男乙 于 2008-6-22 23:23 发表
艺术是矛盾的行为,
因为艺术通常起源于小众化,而最终成就于流行...
根据米兰.昆德拉的观点,一款电子游戏作品一旦扮演了很好地娱乐公众的角色,那这部作品就处于危险的境地...因为它可能被视为他的内容、他的宣言、 ...
这好像前几页讨论的观点,不过无论如何,我相信历史上,这样的困扰不仅仅摆在电子游戏面前
大家打算为其另外命名也好,或者继续沿用"艺术游戏"的称乎-----它在那儿,将在那儿
===================
艺术只是一个帽子··游戏可以成为艺术的一部分载体吧!
===================
Bioshock有强烈的美术风格贯穿到底,也传达了游戏本身的态度。内容和形式.成本质上来说它和一幅架上绘画作品的出发点几乎一样,从这个角度来说bioshock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不过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不是艺术,只不过是和艺术有某些交集而已。游戏作为纯粹的艺术形式的可能性几乎不大。。。。。个人这么理解
===================
原帖由 superjay 于 2008-6-22 23:44 发表
这好像前几页讨论的观点,不过无论如何,我相信历史上,这样的困扰不仅仅摆在电子游戏面前
大家打算为其另外命名也好,或者继续沿用"艺术游戏"的称乎-----它在那儿,将在那儿
"艺术游戏"和"游戏艺术"是不同的概念...
所谓的"艺术游戏",无非是指加入某些艺术点缀的产品而已...其名称本身就证明了它并非"艺术".
===================
原帖由 sxyzero 于 2008-6-22 22:24 发表
今天坐车,一个中年妇女带了一个小孩,售票员说要买票,中年妇女说我坐其他车都不买,凭什么坐你的车就要买,售票员说只要超过1米2就买,中年妇女说我不管,我在其他地方都没买,所以这里我也不买。
你真会举例子 :内牛满面:
===================
原帖由 猛男乙 于 2008-6-22 23:23 发表
艺术是矛盾的行为,
因为艺术通常起源于小众化,而最终成就于流行...
别让现代这些吃饱了饭强说愁得艺术家给忽悠了,记住艺术的起源是跳大神和记账本。
p.s. 本贴与水区的《中医是不是科学》可谓神似,最大的区别大体是那边没有亨利的参战……
[
本帖最后由 kelaredbull 于 2008-6-23 12:46 编辑 ]
===================
原帖由 kelaredbull 于 2008-6-23 12:45 发表
别让现代这些吃饱了饭强说愁得艺术家给忽悠了,记住艺术的起源是跳大神和记账本。
p.s. 本贴与水区的《中医是不是科学》可谓神似,最大的区别大体是那边没有亨利的参战……
你说的那些,不是艺术家...
真正的艺术家,大多是历经苦难的,有很多甚至到死都没有获得成功.
===================
原帖由 猛男乙 于 2008-6-23 14:37 发表
你说的那些,不是艺术家...真正的艺术家,大多是历经苦难的,有很多甚至到死都没有获得成功.
我以为艺术本身并不高尚也并不脱离群众,所以我们也不必以一个/一类文艺作品是否娱乐了大众来判断它是否非艺术。
其实上面的讨论也有人说到了,关于艺术的定义在理论界本身就是个存在争议的问题。针对一个有歧义的定义来讨论另外一样事物是否归属于它,往往会陷入各说各话的境地呐。
===================
原帖由 kelaredbull 于 2008-6-23 14:47 发表
我以为艺术本身并不高尚也并不脱离群众,所以我们也不必以一个/一类文艺作品是否娱乐了大众来判断它是否非艺术。
其实上面的讨论也有人说到了,关于艺术的定义在理论界本身就是个存在争议的问题。针对一个有歧 ...
从小受过专政政权的人民艺术论的影响...自然会有这样的想法...:小脸递眼色:
不仅是红色的专政政权,就算是白色的专政也有相同的世界观...
希特勒就曾经将无比热爱德意志的奥地利人勋伯格的音乐,和其理论批判为"精英化"的,脱离了群众的伪艺术...并把他逐去了美国.
一件艺术品在愉悦后世之人前,大多要经过无人问津的阶段...
否则就是纯粹的,恶俗的流行
===================
原帖由 猛男乙 于 2008-6-23 14:58 发表
从小受过专政政权的人民艺术论的影响...自然会有这样的想法...:小脸递眼色:
不仅是红色的专政政权,就算是白色的专政也有相同的世界观...
谢谢批评,我再重申一遍,别忘了艺术的本源是跳大神和壁画记账本。原始人类为求自保而取悦自然的行径和统计/分配狩猎成果的功利行为现在被大家尊为艺术品,而这玩意其实跟审美毛关系都没有。
拉斐尔的圣母像出生之后从没被人埋在故纸堆里来积攒exp,贝多芬的命运初次上演就博得满堂喝彩,是否这些也都是恶俗的流行?
[
本帖最后由 kelaredbull 于 2008-6-23 15:05 编辑 ]
===================
原帖由 kelaredbull 于 2008-6-23 12:45 发表
别让现代这些吃饱了饭强说愁得艺术家给忽悠了,记住艺术的起源是跳大神和记账本。
前面就跟你战过这个问题了,你还是拿这个死理说事。。。
即便跳大神在现在被视为低劣的迷信,但它和艺术的关系也远比消费社会的大生产要密切得多
套用宝宝的话解释一下就是:成为艺术之前的艺术,和成为艺术之后的艺术
跳大神和壁画记账仅只是艺术的一个源头,而完全不能代表发展至今的艺术的本质。你老拿这个说事不是偷换概念么
[
本帖最后由 林则徐 于 2008-6-23 15:20 编辑 ]
===================
原帖由 kelaredbull 于 2008-6-23 15:02 发表
谢谢批评,我再重申一遍,别忘了艺术的本源是跳大神和壁画记账本。原始人类为求自保而取悦自然的行径和统计/分配狩猎成果的功利行为现在被大家尊为艺术品,而这玩意其实跟审美毛关系都没有。
拉斐尔的圣母像出生之后从没被人埋在故纸堆里来积攒exp,贝多芬的命运初次上演就博得满堂喝彩,是否这些也都是恶俗的流行? ...
呵呵...人类任何行为的本源,都是为了简单的生存...
比如作爱的本质只是繁衍后代...但现在的我们,已经不可能用繁衍后代来代替作爱了...
另外,我说的是很多的艺术家是从遗忘中被发掘的,并没有说所有的艺术家都是如此,毕竟这个世界上的神童并不多.
其实,抛开个案,我的观点很简单...游戏那样完全市场化的作品,是不可能成为艺术的.:小脸递眼色:
因为我表达过,艺术不是大众的,是个人的...也许这些个人的情感会被大众接受,但其出发点并非为了取悦大众,而是取悦自己...
最简单的比放是:贝多芬和拉斐尔在进行自己的作品时,完全不会去考虑观众/听众喜欢怎样的东西,然后再去创作...
完全不考虑市场,只考虑制作人个人感受的游戏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
===================
原帖由 林则徐 于 2008-6-23 15:15 发表
前面就跟你战过这个问题了,你还是拿这个死理说事。。。
即便跳大神在现在被视为低劣的迷信,但它和艺术的关系也远比消费社会的大生产要密切得多
套用宝宝的话解释一下就是:成为艺术之前的艺术,和成为艺术之后 ...
#_# 我怕了你了……再扯下去不就又回到“我们讨论的是现在的游戏还是游戏所包含的可能的发展”这个问题上了么,这不就是产生两种观点的本质分歧点么……而且更关键的是,谁也不能指着某个作品或者时间点说:看,这就是xxx已经成为艺术的象征。
===================
原帖由 猛男乙 于 2008-6-23 15:20 发表
也许这些个人的情感会被大众接受,但其出发点并非为了取悦大众,而是取悦自己...
他们便要接着说,那你凭什么不承认MGS4是艺术品?:D
===================
6/9页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登录后才可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