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主题: 枪响之后——再谈电子游戏与暴力
作者:无声畅游

TG也关注起了游戏暴力,我也来为这个帖子助助兴! 下面系列文章译自Gamespot前年的一篇专题报道,由游戏编年史提供,应该算独家吧!

Death Race:罪恶的种子
我们首先从19世纪70年代谈起:当时的美国社会正充斥着大量隐患与不安因素:犯罪,暴力,贫穷,失业,政治社会剧变,奇装异服,以及不健康的音乐.当然还有第一波引起广泛争议的游戏.这也直接引发了本文最开头所提到的Ronnie Lamm的大抗争.然而抗争归抗争,这类游戏的也从未停止过脚步,还是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直到90年代初期Mortal Kombat的出现,又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一时期的游戏不仅在公众与媒体间引起了轩然大波,有的甚至最后还被从商店货架上强行撤下,它们面临被起诉,被全面禁止的厄运,同时又促生了更严格的等级审查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 70年代中期,第一部引起广泛争议的游戏揭开了它的头盖.怎么样,够早的吧!正如这一时期的许多其它副产品一样,该作也遭到了禁止,但鉴于它的始祖级地位,就让我们好好来瞻仰一番.

Death Race(死亡飞车)是一部街机游戏,改编自同名电影"Death Race 2000"(死亡飞车2000),这部电影有着庞大的演员阵容:David Carradine饰演Frankenstein,Sylvester Stallone(史太隆)饰演Machine-Gun Joe Viterbo.其大致内容是:"在2000年,'撞了就跑'的驾车行为已不再是重罪,而成了一项全民性的运动!" 而这部低保真的黑白游戏所倡导的主旨也差不多.玩家的目标就是要在限定的时间内轧死尽可能多的行人,以获取更高的分数.如果你成功地在某个地点将你的"猎物"碾成了碎末,那么这个地方就会出现一个十字架碑.如果你第一下还没有轧死对方,你还可调转车头,对准他再来上一下,直至彻底结束对方的生命.

正是如此令人发指的内容,导致这部乍一看上去好像是Pong的升级版的作品推出还没有多久,就遭到了公众的极力抵制.重压之下,Exidy停止了游戏的运营.到80年代末期,仅存的Death Race数量也是寥寥无几.

不过就在我们撰写这篇专稿的时候,我们上eBay拍卖网搜索了"Death Race"这一关键词,结果弹出了100多条关于同名电影DVD及VHS的拍卖信息,然而最令人吃惊的是,还有一名会员报出的竟是游戏版的Death Race——而且他还称他手头的这套街机机台成色还不错,也尚能运行,并为其标出了157美元的底价,限期四天.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行人被碾死后出现的十字墓碑,这就是作品最令公众反感的地方.

http://www.yxbns.com/gd/ZHENGYI/dr4.jpg
>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行人被碾死后出现的十字墓碑,这就是作品最令公众反感的地方.

一般认为,Death Race最初名为Pedestrian.而自由作家,演说家,<The Ultimate History of Video Games>一书的作者Steve L. Kent却不同意这种看法,他在国会议员Joseph Lieberman与Herb Koh以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的名义举办的年度电子游戏报告会上指出:这部游戏最初应该叫Demolition Derby,本来是Exidy为芝加哥自动售货机公司所设计的,但由于这家公司拒不支付货款,因此Exidy的老板Pete Kaufmann决定取消这笔交易,并以Death Race的名义重新包装上市. "我想Death Race之所以招人厌主要是因为路人被轧到时所发出的'啊~~~'的惨叫声,以及被碾死后出现的墓碑吧!(如右图)"Kent说:"但不管怎么说它还是一部非常吸引人的游戏吧!" Kent还谈到了Kaufmann一直在其办公室门后保留的一个显眼标记,它是一串代表Death Race销售数字的符号"8999".其故事来源是这样的,Exidy原本打算卖出1千套Death Race,但随着争议的开始,这个数字一下子彪升到1万——大概没有什么比这样的负面新闻更加能令Death Race声名远播了吧! Death Race大概是最早以表现正常人而不是妖魔鬼怪为主的游戏吧,虽然这些人体在屏幕上怎么看都像是一堆火柴棍.作家John Borland与Brad King也在他们合著的著作<Dungeons and Dreamers: The Rise of Computer Game Culture from Geek to Chic>中他提到了Kaufmann对自家产品的辩护;当然,他的说辞并没能最终挽救Death Race的命运. "该游戏很快便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一致关注,不仅是<National Enquirer>这样的花边小报,还有其它更为严肃的大报都对此事作了报道.它甚至还上了'60 Minutes'这样的全国性电视节目,引发了人们对于游戏玩家心理状态的大讨论."两位作者这样写道.


Castle Wolfenstein/3D:禁忌的万十字
Castle Wolfenstein(德军总部)最先是由Muse Sofeware所开发的一部8位游戏.在游戏中,玩家需要穿过狼穴里的许多房间,如有可能,就要干掉其间的纳粹分子,如果不敌,就先行逃走.而在DOS版中,游戏中所有的纳粹分子都身着一套淡黄色的制服,在其胸口处还配有依稀可辨的纳粹万十字标记.虽然这部游戏本身尚显初级,但却已经奠定了整个系列的一贯基调:暴力,而且与纳粹扯上了牵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而真正为世人所知的Wolfenstein 3D则是由id software于90年代初开发的.虽然该作或多或少地受到了Muse原作的影响,不过它却是大家一致公认的FPS类游戏的鼻祖.在游戏中,玩家扮演的角色名叫William "BJ" Blascowicz,任务就是射杀纳粹分子——越多越好.这个游戏很有趣,本身的品质也很出色,但是它却太过暴力了.当这些纳粹士兵被你的子弹击中时,会作出非常夸张的痛苦表情(而且还会说德语).
http://www.yxbns.com/gd/ZHENGYI/wolf3.jpg
>从图中可以看清在敌人的胸口依稀印有纳粹的万十字标记,自然成了受纳粹荼毒最深的德国的忌讳.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PC版Wolfenstein 3D推出的同时,刚好赶在Mortal Kombat被美国国会盯上的关口(1993年)——也许是人们都将目光投在了更打眼的MK上,结果忽略了暴力程度丝毫不差的Wolfenstein 3D.不过,德国政府却并没有放过它,不准它在本国发售,当然这主要是由于游戏中敏感的纳粹标记,而跟暴力与否无关.

2001年11月,Activision发售了万众期待的该系列最新续作Return to Castle Wolfenstein(<重返德军总部>),它以Quake III引擎为基础,首先登陆PC平台,随后又移植到PS2与Xbox.看似风光无限,但在德国,它却再度遭到被禁的厄运.


Duke Nukem:暴力美学的完美典范
当Duke Nukem(毁灭公爵)最初于1991年登陆PC平台时,这部横版卷轴过关游戏唯一引起争论的地方便是其过于糟糕的图像画面,从这部素质极差的初代身上,我们根本无法想见它竟然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一部一鸣惊人的射击大作.

射击游戏玩家多半并不喜欢个性太强的角色,因为他们更愿意将自己想象成游戏中那个拿枪的家伙,这样更有沉浸感与代入感.但是Duke Nukem系列却反其道而行之.1996年,Duke的最新作Duke Nuke 3D以伪3D的形式登陆PC与Mac.就这样,游戏史上的一代反英雄形象诞生了.
http://www.yxbns.com/gd/ZHENGYI/duke3.jpg

游戏中的毁灭公爵就如同电影中的金.凯瑞(Jim Carrey),你想正经都正经不起来.无论从哪方面看,他都显得太过粗俗了.然而就连任天堂这样一贯以审慎和反对暴力姿态而示人的老牌游戏主机商,也都打起了他的主意. 于是1997年,Duke在N64上登场了,当然是在去除了脱衣舞女及其它一些具有挑逗性画面的前提下,不过暴力血腥的成份仍旧得以保留——而且比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随后Duke又更多次在家用机平台上频频露面,野猪军团,管子炸弹,被割下的脑袋,这些火爆血腥的场面对于用户年龄层偏低的家用机玩家来说,其影响还真不好说.也难怪直到今天国内对于Duke Nukem仍旧非常反感.

作为一名虚拟的公众人物,Duke Nukem傲慢无礼,孔武有力.他很粗线条,而且歧视妇女.他粗野而低级.他还满口污言秽语.无怪乎德国与澳大利亚政府会禁止Duke Nukem在本国发售,罪名就是暴力,歧视女性. 1999年12月,巴西也禁止了Duke Nukem(以及Doom,Postal,Quake,Mortal Kombat, Requiem与Blood等),原因是它涉嫌诱发了11月的一起电影院枪击事件.很多报刊都报道说这次枪击事件很可能是罪犯对Duku Nukem中某一场景的"实景重演".

据英文刊物"The Register"1999.12.23.号的一篇文章称:这些游戏经英国的一组精神病学专家鉴定,被贯上了"极度暴力"的标签. Gamespot的专职作者Sam Parker说道:"Duke Nukem并不比Doom更具争议色彩.其多人死亡对战模式的暴力血腥程度也不比当时其它游戏多多少."不过Parker却承认:"看到游戏中的舞女时还是有点吃惊……她们竟然在漫天的弹火硝烟中还能若无其事地站在街上,就算游戏的场景再具交互性,这里也不应该是她们呆的地方.不过不管怎样,游戏中本来设有一个'成人模式'的开关,是可以去掉血块与舞女的——但是谁又告诉过他们的父母这开关在哪呢?"



[登录后才可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