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FC俱乐部>>完全数码讨论区>>
- 刷新/显图/登录/注册/WEB
标题:秘鲁地震,通讯受损,黑莓救命。
时间:07-08-16 23:37
作者:sunix

Earthquake in Peru Kills Hundreds; Voice Communication Goes Down; BlackBerry Email Still Works
Posted In: BlackBerry News | By: Kevin Michaluk | Date: 16 Aug 2007 | 0 comments

I just got off the phone with a good friend of mine, Justin Umlah, who called to relay a story that provides yet another compelling reason why it makes sense to own a BlackBerry.

A 7.9 magnitude earthquake struck Peru last night, killing hundreds of people, and injuring many more. Peru's civil defence agency says at least 337 people perished in the quake, 1,300 were injured, and that the death toll was expected to rise. The massive earthquake also cracked and cut off roadways and left thousands without power and communications.

Justin's dad James was in Peru yesterday when the earthquake hit. During the hours that followed, the two (each long-time BlackBerry users) were able to maintain communication by emailing back and forth via their BlackBerries, even though Peru's local landline and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were largely out of commission. Justin, from Winnipeg, Manitoba, Canada and currently living in Champaign, Illinois, told me that when he called Canada's Disaster Emergency line to try and get more information for his dad, he was informed they didn't have any news as they had lost communication with the Canadian Embassy in Peru over an hour ago. Justin also spent an hour trying to call through to Peru direct, with no success.

It seems that even though phone and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were heavily effected by the earthquake, the small packet transmission that BlackBerry email utilizes was able to continue in the hours following the tragic event. Justin summed it up on the phone, "Without communication with my dad, last night would have been even worse for us. Neither of us will ever consider traveling without our BlackBerrys."

CrackBerry.com sends its blessings to all those effected by the Earthquake.

昨晚,秘鲁遭受了7.9级的重大地震事故。
死亡人数至少337人,伤1300多人。

而一个神奇的故事就是,一个叫Justin Umlah的黑莓用户,在电话通话信号完全不能接通的情况下,依靠黑莓的邮件和自己受困的父亲进行了长达几个小时的通讯。
他的父亲曾经尝试用语音呼叫向加拿大政府求救,但是一直没有成功。
而此时Email还能够正常发送,于是向自己的儿子发送了E-mail。
而Justin Umlah向加拿大政府求援的时候,政府告知,他们没有收到任何信息他们已经和驻秘鲁大使馆失去联系长达两小时。
Justin Umlah还试图通过电话向秘鲁政府求救,但是一直没有接通。
看来,在蜂窝通信严重受损的情况下,黑莓电邮依然能够通过小包传送,继续保持联络。
最后,Justin Umlah说道,今后我们出去旅行,绝对不会忘记带上自己的黑莓手机。
:哇哦(赵叔专用):





回复列表 (33)
#2 罪恶台球师 2007-8-16 23:39
没信号这邮件则么出去的???难道上网电话不是一个线路???

===================
#3 chovosky 2007-8-16 23:39
炒作?真事?:哇哦(赵叔专用): :哇哦(赵叔专用):

===================
#4 jun4rui 2007-8-16 23:39
在中国大陆,没有移动信号,还可以GPRS吗?

===================
#5 sunix 2007-8-16 23:41
原帖由 罪恶台球师 于 2007-8-16 23:39 发表
没信号这邮件则么出去的???难道上网电话不是一个线路???

估计是信号塔大部分受损导致信号质量直线下降,加上当时拨打手机的人数肯定众多,导致线路严重阻塞。
而黑莓邮件的小包分散式发射类似堵车时候的快递公司自行车:D :D

===================
#6 sunix 2007-8-16 23:42
原帖由 acejun4rui 于 2007-8-16 23:39 发表
在中国大陆,没有移动信号,还可以GPRS吗?

文章没说没信号,只是说信号情况极差,估计1格信号:D



===================
#7 6533186dc 2007-8-16 23:43
黑莓都自带一个无线的猫啊!!!不然911通信不能切尼怎么用黑莓发邮件那!!!在国外应该无线猫和gprs没什么关系吧


这里说的很清楚。。。。。911破坏了通信系统



"911"事件对纽约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严重损毁了纽约的通信系统,本文介绍纽约市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在灾害过程中对通信设施的抢救与维护以及信息技术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使陷于瘫痪的政府救援能力和曼哈顿地区的通信能力得到迅速恢复,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灾难援救基本结束后,纽约市政府对通信枢纽受损情况进行了检讨。

"911"事件对通讯设施的破坏
  "911"事件对纽约市电信基础设施造成破坏性影响,至下午5:20,西街Verizon信息交换中心,超过300,000电话线和4,000,000数据电路受到破坏,致使14,000宗生意和20,000个客户受到影响,50,000门电话不能工作。位于下曼哈顿地区的联邦机构和紧急事务管理局、州政府、市政府、法院、FBI总部、和一个警察局停车场陷入混乱之中--通讯中断,电力系统受到破坏,更严重的是,由于撤退和14大街的管制,许多纽约市政府机构和商业机构(例如纽约证券交易所不能进入)在不同程度上被迫关闭。
  尽管面临空前的技术挑战,信息技术与电信部和紧急事务管理办公室还是能够很快恢复各项工作,移动分段运输地址,从而部分恢复,或者完全重新设计信息技术和电信系统。从这次事件的恢复效果来看,纽约市成功地保证和扩展了它的门户网站NYC.GOV的有效性,阻止了普遍的中间数据的损失,使关键的政府机构能够再次联结,包括市长办公室与市政大楼,建立了几个应急反应分段运输设施,并在空置空间使用应用软件。
  随着地区电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信息技术与电信部对整个电信业的思考,并基于对"911"事件的经验总结,将纽约市作为一个整体对地区电信基础设施进行深层次改造的机遇已经来临。为了鼓励无线和以网络为基础的电信解决方案,纽约市、下曼哈顿发展公司和整个公众必须坚决呼吁、鼓励在任何适当的地区,要求对最新电信技术的投资,而不仅仅是在事故地区即世贸大厦和市政厅,而是包括五个区。
  在"911"事件后,为了证明纽约仍然跟上潮流,这种投资是关键,信息技术与电信部与OEM合作,给纽约州提出了一个综合的减灾提案,纽约市采用该提案,创立一个特殊的多元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用于在灾难中,减轻对纽约市公共安全、公共服务和金融损失的重大威胁。提案包括发展综合地理信息系统、现有市数据库的鉴定和综合、全球定位系统。
  位于西街的Verizon中央交换中心在"911"事件发生后,受到了部分的损害,加上世贸大楼倒塌后许多无线和有线发送站在顷刻间瓦解,使全市和地区范围的电信通讯空前崩溃,当第一架飞机撞世贸中心时,单单曼哈顿一地,Verizon中央交换中心的业务量增加了一倍,达到3.4亿次呼叫,长途呼叫为4.31亿次,在第二架飞机撞击的瞬间,下曼哈顿地区的11个无线发射站失去效能,Con Edison七条电缆中的五条失去效能。
  尽管纽约市在应对千年虫问题时,考虑了计算机、数据、电缆出故障的情形,但没有想到存放这些机器的的场所受到破坏需要搬迁的情形。在世贸大楼受到破坏后,备份的数据存放场所不能进入,人们在撤退时,没有想到要将它们带出来。此外,千年虫计划没有想到Verizon中央交换中心的整个交换设备被毁。因而,信息技术和电信部不能单单依赖Verizon。
  除了没有想到需要场所迁移和安全达到的问题之外,千年虫计划也没有考虑到像Verizon中央交换中心设备完全毁灭。
  尽管西街的信息技术设备失效,但是由信息技术和电信部及纽约市政机构提供的由各项技术拼合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工具,在一个相对短的时期里,恢复了许多关键市政功能。
  在短时间的考虑后,通过将信息技术与电信部和破产法庭相联结,使纽约市能够将下曼哈顿地区已经瘫痪的无线网络恢复活力,从而使几个市政大楼重新实现电子邮件与网络的联结,不采取这种手段,纽约市将会在不确定时期里失去NYC.GOV门户网站,从而导致更大的损失、更长期的电信储运损耗,使"911"带来的损失更大,延迟营救、恢复和重建的过程。

恢复、再联与改造
  从"911"事件中获得的最大的技术教训是,因特网要比传统的电话线路更能抗拒破坏和更有效。"我们重来没想到我们会失去电话,但是当我们失去电话的时候,我们仍然有因特网,它是全新的通讯媒介"。确实,当电话用户在世贸区面临电话服务中断达两个月时,许多市政机构,特别是应急服务,转向互联网和文本邮件,而因特网在各种联络方式中是最快的和可靠的解决方式。
  专家们认为,因特网的建筑结构不像电话网是以铜为基础的点到点的构造,因特网将信息、声音和数据分解成信息包,通过多重路径将之传到指定地址。如果一个信息包被延迟,它会通过其他路径传送,一旦所有的信息包到达目的地,它会集成一个整体,还原成发出之前的形态。通过信息包转换,信息要比电话联系具有更强的抗阻性。
  纽约市对"911"事件的最关键的反映之一是通过NYC.GOV作出的,第一架飞机撞击之后,网络管理专员对该网站采取了限制措施,以便重建网址,服务于关于灾难的焦点信息。到上午十点半,新网址已开始登载灾难信息、灾难捐赠的公共热线和网上捐赠形式。NYC.GOV对整个公众来说被证明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联系方式。
  为了保证纽约市政府网站的安全,信息技术和电信部同时开始恢复市政机构的电信和数据服务,在布鲁克林总部,工作人员整日整夜地工作,使3000个终端和120个关键商业使用系统保持正常运转,需要指出的是,纽约市千年虫计划使这种努力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
  为了解决电话爆线问题,信息技术与电信部采取了两项措施,特别是使市话与数据网络联结,第一项解决方案是使用网络电话(通过因特网协议传输的声音),这个系统有效地使网络的多余能力用于电话通信,通过使用纽约市自己的光纤和各种电信光纤,信息技术与电信部在传输数据的同时,能够使VERIZON受损的电话服务恢复,IP电话通过传统的电信网络,带来了多重利益,它使特定电话线路改变物理地址,而无需新的号码分配,它不依赖单一的电话线。
  信息技术与电信部也使用高速无线发射器将各种建筑与城市网络联结,每个单元大约花费38,000元,通过使用无线网络的方式,信息技术与电信部使几个市政机构及时、经济地恢复了数据服务。

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911"事件发生后,信息技术与电信部下属的地理信息系统办公室就集合了一个由市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人员、私人承包商和专家志愿者组成的团队,粗略地绘出了救援和恢复努力所需的关键地图和数据资源,到2001年12月,DoITT's GIS团队向全市、州和联邦机构提供了所需的2600多条绘图信息,团队改进了绘图程序,提供了五十多张标准地图,对之有规则地加以更新,提供每日更新的交通图,通过纽约市政府网发布,告诉每一个纽约人交通变化情况、拥挤情况、可通过的红色区域以及建筑物的状况。随着人们对精确地图日益增加的需要,ESRI供应商建立了网上GIS需求系统,该系统建于加利福利亚,纽约市政府和个人可以通过纽约市政府网站进入该系统。
  由于地铁线损坏、公路关闭和运输线破坏,DoITT's GIS team与私人GIS公司合作,制作地质地图,提出GIS解决方案,也帮助纽约市运输局,合成来自纽约市各部门的资料构成单一地图,纽约市运输局使用这个单一地图作出如何快速恢复和重建曼哈顿交通线的决策。

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训
  在2001年11月,信息技术与电信部完成了纽约市门户网站意外事件运转计划,这个解决方案使当大的灾难或信息拥塞影响服务器时,门户网站能够持续地运行。
  信息技术与电信部完成了一个分阶段实施可复现、兼容和多样化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的计划草案,这样千年虫计划更新工作的开始,信息技术和电信部为每一个政府部门采?quot;热"和"冷"站点策略,通过使用纽约市自己多余的系统能力和操作空间,信息技术与电信部也强调维持自己多余网络支持设备的重要性。
  在"911"事件和炭疽热袭击后,纽约市卫生局将来自联邦的流行病专家配置在全市十五家定点医院,一天二十四小时搜集数据,通过分析数据,确定将卫生局总部放于何处。到2001年末,卫生局将该系统电子化,并将它扩展到了35家医院,覆盖了疫情报告的三分之二地区,这个系统向卫生局的PRIME系统提供了关键数据,能够自动搜集、跟踪、分析纽约市发生的影响健康事件。遗憾地是,受到国家电子疾病监视系统的影响,该系统的持续发展被延缓。
  2001年8月,信息技术与电信部在NYC.GOV上成功地发布了应急管理定位系统,这个系统在海洋风暴和热浪时向公众提供帮助,使用该系统,公众可以判断他们是否处于风暴区,寻找风暴避难所,确定前往避难所的通道。
  信息技术与电信部通过修改和更新纽约市机读目录协议的语言,正在增强纽约市电信储运损耗和灾难预防能力。
  信息技术与电信部开始为纽约市一百万幢建筑建立档案,包括个体的、地质的标识符,这项工程将在2003年6月完成。
  来自环保部和信息技术与电信部的代表建立了地下基础设施群资料,以满足为更大范围基础设施绘制的需要,包括水管、下水道、电线和电话线的位置。更有意义的是,地下基础设施群可以用于建筑物地基计划和确定位置特征,这些都是容易受到攻击的。
  信息技术与电信部意识到了在灾难现场搜集资料和绘图并装备具有完整地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技术与电信部作业人员的重要性,为此,纽约市建立了自己的地图机动队。
  信息技术与电信部开始试验地质模式合成无线定位技术,以帮助救灾人员确定无线电池电话和个人数字援助的位置。
  尽管信息技术与电信部和其他几个市政机构采取了许多措施在促进纽约市的IT和电信系统方面的进步方面,但是还有许多事情值得做,特别是VoIP无线网络、文本通信系统,因特网在总体上提供性价比高,稳定的信息分布、多向通信、命令和控制。
  当在检查市话和数据系统的时候,纽约市应该获得大量空余的、地理上多样的通信网络。
纽约市应该与纽约州及联邦政府合作,建立多样化的连结纽约市、整个国家、欧洲和中东的光纤电缆线。
  纽约市各机构应该不断更新他们的持续商务计划,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纽约市各机构应该对生僻资料进行备份。
  灾难的人力资源影响直接影响IT灾难反应。
  纽约市各机构应该将家庭的电子邮件地址集中起来以应付紧急事件,也应该与服务商建立可靠的合同。
  Ground Zero的航拍照片在搜救和恢复努力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纽约市应该在灾难管理办公室为GIS行动组建立永久的工作场所,应该为GIS数据的搜集、制作和散布建立标准。
  纽约市在选择灾难情景时,应对门户网站内容和申请进行评估,并发展出一个计划。特别是纽约市应该建立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灾难门户网站,以用于信息发布、灾难申请和机构联络与救援。
  纽约市应该建立一个地方紧急事件技术公司。
  要解决消防局的通讯问题。

[ 本帖最后由 6533186dc 于 2007-8-17 10:55 编辑 ]

===================
#8 sunix 2007-8-16 23:46
原帖由 6533186dc 于 2007-8-16 23:43 发表
黑莓都自带一个无线的猫啊!!!不然911通信不能切尼怎么用黑莓发邮件那!!!在国外应该无线猫和gprs没什么关系吧

什么无限猫,那个是通过GPRS带PC上网的。和这个没关系。
你说的切尼和文章说的情况类似,911通信不能估计也是线路超忙导致阻塞。
黑莓邮件的发送方式很特别。

===================
#9 jun4rui 2007-8-16 23:47
一格信号用短信也可以,可能比邮件更快些。

===================
#10 xiejia31 2007-8-16 23:48
卫星电话~

===================
#11 6533186dc 2007-8-17 00:00
新版空中opera真快。。。。就是不能走net....。。。。。。。书记。。。。。。911事件当初报到说通信全部中断的!所以才有切尼为bb做广告

===================
#12 jun4rui 2007-8-17 00:09
中国没信号也可以吗?

===================
#13 sunix 2007-8-17 00:27
原帖由 6533186dc 于 2007-8-17 00:00 发表
911事件当初报到说通信全部中断的!所以才有切尼为bb做广告
你动动脑子行吗?
通讯切断?谁切的?美国人自己把信号掐了?还是美国的移动基站都在世贸大楼里面?被吹飞了?
当时就是线路繁忙阻塞,因为打电话的人太多了。

===================
#14 ggex3 2007-8-17 09:21
同时一个地方,打电话的人多了,有信号也拨不出去:D

===================
#15 盐水棒冰的替身 2007-8-17 09:31
邮件不是本来就很小么。。。还分小包,很有意义灭~

===================
#16 clark99 2007-8-17 10:53
bb代言人

===================
#17 6533186dc 2007-8-17 10:55
"911"事件对纽约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严重损毁了纽约的通信系统,本文介绍纽约市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在灾害过程中对通信设施的抢救与维护以及信息技术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使陷于瘫痪的政府救援能力和曼哈顿地区的通信能力得到迅速恢复,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灾难援救基本结束后,纽约市政府对通信枢纽受损情况进行了检讨。

"911"事件对通讯设施的破坏
  "911"事件对纽约市电信基础设施造成破坏性影响,至下午5:20,西街Verizon信息交换中心,超过300,000电话线和4,000,000数据电路受到破坏,致使14,000宗生意和20,000个客户受到影响,50,000门电话不能工作。位于下曼哈顿地区的联邦机构和紧急事务管理局、州政府、市政府、法院、FBI总部、和一个警察局停车场陷入混乱之中--通讯中断,电力系统受到破坏,更严重的是,由于撤退和14大街的管制,许多纽约市政府机构和商业机构(例如纽约证券交易所不能进入)在不同程度上被迫关闭。
  尽管面临空前的技术挑战,信息技术与电信部和紧急事务管理办公室还是能够很快恢复各项工作,移动分段运输地址,从而部分恢复,或者完全重新设计信息技术和电信系统。从这次事件的恢复效果来看,纽约市成功地保证和扩展了它的门户网站NYC.GOV的有效性,阻止了普遍的中间数据的损失,使关键的政府机构能够再次联结,包括市长办公室与市政大楼,建立了几个应急反应分段运输设施,并在空置空间使用应用软件。
  随着地区电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信息技术与电信部对整个电信业的思考,并基于对"911"事件的经验总结,将纽约市作为一个整体对地区电信基础设施进行深层次改造的机遇已经来临。为了鼓励无线和以网络为基础的电信解决方案,纽约市、下曼哈顿发展公司和整个公众必须坚决呼吁、鼓励在任何适当的地区,要求对最新电信技术的投资,而不仅仅是在事故地区即世贸大厦和市政厅,而是包括五个区。
  在"911"事件后,为了证明纽约仍然跟上潮流,这种投资是关键,信息技术与电信部与OEM合作,给纽约州提出了一个综合的减灾提案,纽约市采用该提案,创立一个特殊的多元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用于在灾难中,减轻对纽约市公共安全、公共服务和金融损失的重大威胁。提案包括发展综合地理信息系统、现有市数据库的鉴定和综合、全球定位系统。
  位于西街的Verizon中央交换中心在"911"事件发生后,受到了部分的损害,加上世贸大楼倒塌后许多无线和有线发送站在顷刻间瓦解,使全市和地区范围的电信通讯空前崩溃,当第一架飞机撞世贸中心时,单单曼哈顿一地,Verizon中央交换中心的业务量增加了一倍,达到3.4亿次呼叫,长途呼叫为4.31亿次,在第二架飞机撞击的瞬间,下曼哈顿地区的11个无线发射站失去效能,Con Edison七条电缆中的五条失去效能。
  尽管纽约市在应对千年虫问题时,考虑了计算机、数据、电缆出故障的情形,但没有想到存放这些机器的的场所受到破坏需要搬迁的情形。在世贸大楼受到破坏后,备份的数据存放场所不能进入,人们在撤退时,没有想到要将它们带出来。此外,千年虫计划没有想到Verizon中央交换中心的整个交换设备被毁。因而,信息技术和电信部不能单单依赖Verizon。
  除了没有想到需要场所迁移和安全达到的问题之外,千年虫计划也没有考虑到像Verizon中央交换中心设备完全毁灭。
  尽管西街的信息技术设备失效,但是由信息技术和电信部及纽约市政机构提供的由各项技术拼合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工具,在一个相对短的时期里,恢复了许多关键市政功能。
  在短时间的考虑后,通过将信息技术与电信部和破产法庭相联结,使纽约市能够将下曼哈顿地区已经瘫痪的无线网络恢复活力,从而使几个市政大楼重新实现电子邮件与网络的联结,不采取这种手段,纽约市将会在不确定时期里失去NYC.GOV门户网站,从而导致更大的损失、更长期的电信储运损耗,使"911"带来的损失更大,延迟营救、恢复和重建的过程。

恢复、再联与改造
  从"911"事件中获得的最大的技术教训是,因特网要比传统的电话线路更能抗拒破坏和更有效。"我们重来没想到我们会失去电话,但是当我们失去电话的时候,我们仍然有因特网,它是全新的通讯媒介"。确实,当电话用户在世贸区面临电话服务中断达两个月时,许多市政机构,特别是应急服务,转向互联网和文本邮件,而因特网在各种联络方式中是最快的和可靠的解决方式。
  专家们认为,因特网的建筑结构不像电话网是以铜为基础的点到点的构造,因特网将信息、声音和数据分解成信息包,通过多重路径将之传到指定地址。如果一个信息包被延迟,它会通过其他路径传送,一旦所有的信息包到达目的地,它会集成一个整体,还原成发出之前的形态。通过信息包转换,信息要比电话联系具有更强的抗阻性。
  纽约市对"911"事件的最关键的反映之一是通过NYC.GOV作出的,第一架飞机撞击之后,网络管理专员对该网站采取了限制措施,以便重建网址,服务于关于灾难的焦点信息。到上午十点半,新网址已开始登载灾难信息、灾难捐赠的公共热线和网上捐赠形式。NYC.GOV对整个公众来说被证明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联系方式。
  为了保证纽约市政府网站的安全,信息技术和电信部同时开始恢复市政机构的电信和数据服务,在布鲁克林总部,工作人员整日整夜地工作,使3000个终端和120个关键商业使用系统保持正常运转,需要指出的是,纽约市千年虫计划使这种努力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
  为了解决电话爆线问题,信息技术与电信部采取了两项措施,特别是使市话与数据网络联结,第一项解决方案是使用网络电话(通过因特网协议传输的声音),这个系统有效地使网络的多余能力用于电话通信,通过使用纽约市自己的光纤和各种电信光纤,信息技术与电信部在传输数据的同时,能够使VERIZON受损的电话服务恢复,IP电话通过传统的电信网络,带来了多重利益,它使特定电话线路改变物理地址,而无需新的号码分配,它不依赖单一的电话线。
  信息技术与电信部也使用高速无线发射器将各种建筑与城市网络联结,每个单元大约花费38,000元,通过使用无线网络的方式,信息技术与电信部使几个市政机构及时、经济地恢复了数据服务。

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911"事件发生后,信息技术与电信部下属的地理信息系统办公室就集合了一个由市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人员、私人承包商和专家志愿者组成的团队,粗略地绘出了救援和恢复努力所需的关键地图和数据资源,到2001年12月,DoITT's GIS团队向全市、州和联邦机构提供了所需的2600多条绘图信息,团队改进了绘图程序,提供了五十多张标准地图,对之有规则地加以更新,提供每日更新的交通图,通过纽约市政府网发布,告诉每一个纽约人交通变化情况、拥挤情况、可通过的红色区域以及建筑物的状况。随着人们对精确地图日益增加的需要,ESRI供应商建立了网上GIS需求系统,该系统建于加利福利亚,纽约市政府和个人可以通过纽约市政府网站进入该系统。
  由于地铁线损坏、公路关闭和运输线破坏,DoITT's GIS team与私人GIS公司合作,制作地质地图,提出GIS解决方案,也帮助纽约市运输局,合成来自纽约市各部门的资料构成单一地图,纽约市运输局使用这个单一地图作出如何快速恢复和重建曼哈顿交通线的决策。

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训
  在2001年11月,信息技术与电信部完成了纽约市门户网站意外事件运转计划,这个解决方案使当大的灾难或信息拥塞影响服务器时,门户网站能够持续地运行。
  信息技术与电信部完成了一个分阶段实施可复现、兼容和多样化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的计划草案,这样千年虫计划更新工作的开始,信息技术和电信部为每一个政府部门采?quot;热"和"冷"站点策略,通过使用纽约市自己多余的系统能力和操作空间,信息技术与电信部也强调维持自己多余网络支持设备的重要性。
  在"911"事件和炭疽热袭击后,纽约市卫生局将来自联邦的流行病专家配置在全市十五家定点医院,一天二十四小时搜集数据,通过分析数据,确定将卫生局总部放于何处。到2001年末,卫生局将该系统电子化,并将它扩展到了35家医院,覆盖了疫情报告的三分之二地区,这个系统向卫生局的PRIME系统提供了关键数据,能够自动搜集、跟踪、分析纽约市发生的影响健康事件。遗憾地是,受到国家电子疾病监视系统的影响,该系统的持续发展被延缓。
  2001年8月,信息技术与电信部在NYC.GOV上成功地发布了应急管理定位系统,这个系统在海洋风暴和热浪时向公众提供帮助,使用该系统,公众可以判断他们是否处于风暴区,寻找风暴避难所,确定前往避难所的通道。
  信息技术与电信部通过修改和更新纽约市机读目录协议的语言,正在增强纽约市电信储运损耗和灾难预防能力。
  信息技术与电信部开始为纽约市一百万幢建筑建立档案,包括个体的、地质的标识符,这项工程将在2003年6月完成。
  来自环保部和信息技术与电信部的代表建立了地下基础设施群资料,以满足为更大范围基础设施绘制的需要,包括水管、下水道、电线和电话线的位置。更有意义的是,地下基础设施群可以用于建筑物地基计划和确定位置特征,这些都是容易受到攻击的。
  信息技术与电信部意识到了在灾难现场搜集资料和绘图并装备具有完整地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技术与电信部作业人员的重要性,为此,纽约市建立了自己的地图机动队。
  信息技术与电信部开始试验地质模式合成无线定位技术,以帮助救灾人员确定无线电池电话和个人数字援助的位置。
  尽管信息技术与电信部和其他几个市政机构采取了许多措施在促进纽约市的IT和电信系统方面的进步方面,但是还有许多事情值得做,特别是VoIP无线网络、文本通信系统,因特网在总体上提供性价比高,稳定的信息分布、多向通信、命令和控制。
  当在检查市话和数据系统的时候,纽约市应该获得大量空余的、地理上多样的通信网络。
纽约市应该与纽约州及联邦政府合作,建立多样化的连结纽约市、整个国家、欧洲和中东的光纤电缆线。
  纽约市各机构应该不断更新他们的持续商务计划,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纽约市各机构应该对生僻资料进行备份。
  灾难的人力资源影响直接影响IT灾难反应。
  纽约市各机构应该将家庭的电子邮件地址集中起来以应付紧急事件,也应该与服务商建立可靠的合同。
  Ground Zero的航拍照片在搜救和恢复努力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纽约市应该在灾难管理办公室为GIS行动组建立永久的工作场所,应该为GIS数据的搜集、制作和散布建立标准。
  纽约市在选择灾难情景时,应对门户网站内容和申请进行评估,并发展出一个计划。特别是纽约市应该建立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灾难门户网站,以用于信息发布、灾难申请和机构联络与救援。
  纽约市应该建立一个地方紧急事件技术公司。
  要解决消防局的通讯问题。

===================
#18 小文 2007-8-17 11:03
短信不是更短小??

===================
#19 badfly 2007-8-17 11:14
没钱 没时间研究这些

不过tg对bb的推崇让人烦了

===================
#20 6533186dc 2007-8-17 11:21
LS的头像怎么没被和谐????

===================
#21 唐晓东 2007-8-17 11:21
原帖由 badfly 于 2007-8-17 11:14 发表
没钱 没时间研究这些

不过tg对bb的推崇让人烦了



:D 在中国BB是行不通的,哈哈,就好象CASIO手机很酷,在中国简直就是砖头一个
中国的网络你到了地下室里面,什么都完了



===================
#22 唐晓东 2007-8-17 11:22
对了,还有一个侧面反映了在美国用BB的人也不多
否则人人用BB,网络一样堵塞,EMAIL一样发不出去,哈哈

===================
#23 sunix 2007-8-17 12:13
原帖由 唐晓东 于 2007-8-17 11:22 发表
对了,还有一个侧面反映了在美国用BB的人也不多
否则人人用BB,网络一样堵塞,EMAIL一样发不出去,哈哈

无知者无畏:哇哦(赵叔专用):

===================
#24 苍龙 2007-8-17 12:18
"我能!"

===================
#25 唐晓东 2007-8-17 12:53
原帖由 sunix 于 2007-8-17 12:13 发表

无知者无畏:哇哦(赵叔专用):



我还真不知道,,哈哈

这个是什么情况? “三星”连续五年获评美国手机市场最佳品牌
http://www.chinaccm.com/F5/F510/F51003/news/20060525/141741.asp

===================
#26 唐晓东 2007-8-17 12:59
有找到一个2006年的手机销量排行,同样BB也没有影子
以下为2006年美国十大畅销手机排名:
  1. 摩托罗拉 Razr

  2. LG VX5200

  3. LG C2000

  4. 诺基亚 6010

  5. 诺基亚 1100

  6. 摩托罗拉 E815

  7. LG VX8300

  8. 三星 SGHX495

  9. LG VX8100

  10.诺基亚 6030



http://henrywu712.spaces.live.co ... fad9776d8!942.entry

===================
#27 sunix 2007-8-17 16:48
原帖由 唐晓东 于 2007-8-17 12:59 发表
有找到一个2006年的手机销量排行,同样BB也没有影子
以下为2006年美国十大畅销手机排名:
  1. 摩托罗拉 Razr

  2. LG VX5200

  3. LG C2000

  4. 诺基亚 6010

  5. 诺基亚 1100
...

是啊,前十名基本都是签约免费机或者50美元以下低价机,怎样啊?
你让几百美金一个的黑莓来和这些被称为“随手丢”的机器来拼数量么:D

===================
#28 sunix 2007-8-17 16:49
:D

http://www.jrj.com  2007年08月09日 14:53 《互联网周刊》
【字体:大 中 小】 【页面调色版





  去年以来,智能手机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不过这次的明星不是高调的苹果或是稳健的诺基亚,而是曾经一度被分析师们看衰的RIM。

  本刊记者 魏杰

  “iPhone在北美正式发售后并没有对智能手机市场带来太大的冲击,甚至连商店门口排队的人也没有预期的多。”华尔街智能手机市场资深分析师大卫·勃格斯拉说。同样,来自IDC研究公司的最新数据也证实,iPhone上市近一个月来对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Palm、RIM (Research In Motion)等主要智能手机制造商产生的影响甚微。事实上,从去年以来,智能手机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不过很遗憾,这次的明星不是高调的苹果或是稳健的诺基亚,而是曾经一度被分析师们看衰的RIM,“相信市场,永远不要相信分析师们的预测,”勃格斯拉表示,“今年是黑莓之年。”

  黑莓之年

  RIM的市值已经超过摩托罗拉!纽约时间7月13日下午4点,资本市场再次上演了戏剧性的一幕。当天的纳斯达克市场上,RIM的股价大涨 5.6%至227.52美元,总市值突破423亿美元,而当天摩托罗拉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价则下跌1%降至17.90美元,总市值为414亿美元,华尔街一片哗然。

  用“峰回路转”来形容RIM公司今年的表现最贴切不过,记得在年初,在苹果首次公开展示iPhone样机前一天,RIM股价一度大跌10%,当乔布斯得意的向众人演示iPhone的电子邮件功能后,几乎所有的媒体都纷纷预测,以手持电子邮件业务为核心的加拿大公司RIM前景堪忧,这导致此后 RIM的股价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低靡状态,不少分析师甚至对RIM股票给出了“卖出”的评级。

  谁能想到,数月后RIM却一路高歌猛进,股价从今年5月份的每股130美元左右上涨到现在的每股230美元,那些年初没买进RIM股票的人现在都在大为后悔,Manning & Napier咨询公司分析师杰伊·威尔斯无奈表示,“去年年底公司将持有的2亿美元RIM股票全部抛出,少赚了至少1亿美元。”

  据RIM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上季度公司总营收达到10.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6.5%,净利润为2.232亿美元,上涨73%,大幅超过去年同期的1.288亿美元。

  尽管目前RIM的市值已可以与摩托罗拉相比拟,但这大部分要归功于投资人的疯狂追捧。要知道RIM的全年总收入30.4亿美元还不及摩托罗拉 429亿美元的10%,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除了RIM近期推出的几款高利润的黑莓手机和服务得到了更多用户的认可外,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摩托罗拉几个季度来在手机市场上大幅亏损所至。

  据RIM财报显示,上季度黑莓手机的出货量达240万部,新增手机邮件申请用户120万人。表面上RIM的用户数量和销量还无法与其它手机巨头相比,但黑莓手机和相关服务的平利润率均超过20%,相当可观。据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报告,RIM的市场份额正在持续增加,仅在美国市场其销售额就上涨了40%以上。IDC预计2007年美国智能手机的发货量将增长 61%,达到1370万部,虽然此前RIM在美国智能手机市场上的占有率已接近50%,但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RBC分析师特维斯·麦考特预测,RIM在 2008年的收入将达56亿美元。

  “我们已为接下来的2008财年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对于近期出色的表现,RIM公司联合CEO吉姆·贝尔斯利说,“公司新季度的营收目标是13亿美元至13.65亿美元,相关服务的用户超过130万人。”

  复制欧美市场?

  在如今的市场上,黑莓已成为无线邮件的代名词。像RIM如此专注的公司,即使在其它行业也十分少见,这家成立于1984年的加拿大公司从一开始就将目光锁定在了无线技术服务领域,一做就是20多年,从未偏离过轨道。从最初的无线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开始,RIM在经历了数年的蹉跎后,终于在互联网大潮来临时抓住了电子邮件这一机会。1997年,RIM成功地开发出一套无线电子邮件系统,可通过无线手持终端毫无障碍的收发电子邮件,因为这一掌上设备上密密麻麻挤在一起的按键就像草莓表面一粒粒的籽一样,公司为这一产品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Blackberry”。

  1999年RIM正式将黑莓服务推向市场,很快受到了企业用户和商务人士的欢迎,其Push Mail概念更成为了一种流行。2000年,RIM打破常规,决定完全通过运营商销售自己的产品,依托运营商成千上万的销售渠道和人员,黑莓产品的销量和知名度迅速攀升。一年后的美国“9·11”事件中,在美国当地移动通讯一度瘫痪的情况下,黑莓用户却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收发电子邮件来获得最新的消息,同为黑莓用户的美国副总统切尼甚至用它与总部保持沟通,一时间,黑莓手机成为众多政要、商管和高端商务人士的首选,并开始风靡全球。

  最初的黑莓产品只是一种能够收发电子邮件掌上设备,与Palm公司的PDA产品有异曲同工之处,而手机通话功能也是在日后再加入的。华尔街日报分析师沃尔特·莫斯堡指出,在无线邮件功能上,黑莓成熟的技术几乎没有对手,但在其它功能上却要逊色不少,比如PDA功能不如Palm,传统手机功能不如诺基亚,外形单一等,但它还是得到了大部分欧美用户认可。成熟的互联网产业让欧美用户很早就习惯于使用电子邮件相互沟通,而在移动通讯服务上,由于欧美运营商的短信服务收费普遍较高,每条大约在十几美分左右,很难形成大规模的流行,而RIM低廉的无线邮件服务恰好是为用户提供了一种不错的选择,完全符合欧美人的沟通习惯。

  目前,RIM在全球已拥有近300家无线运营商合作伙伴,在欧美市场大获成功后,黑莓的下一个目标是潜力巨大的亚洲市场。日前已有消息称, RIM将通过日本最大的无线运营商NTT DoCoMo向日本市场发售日语版黑莓手机,对此副总裁乔·卡茨表示,“能够向日本主流市场提供地方化的日语版黑莓产品,是公司在亚洲市场上的一个重要的增长机会。”

  而中国市场在RIM公司中的地位则更为关键,早在一年前RIM就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了黑莓的Push Mail手机邮件增值服务,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黑莓的手机邮件服务在企业级用户,特别是跨国公司用户中十分受欢迎。”而中国移动官方网站的消息也证实,黑莓8700手机将在今年9月底通过与中国移动定制的方式登陆中国市场,定价约为700美元。

  对于黑莓的成功能否在中国复制,业界大多持观望态度。Frost & Sullivan(中国)公司总裁王煜全对《互联网周刊》记者表示,相比电子邮件,国内用户更喜欢使用短信交流,这主要是由于国内市场短信费用非常低,短信的沟通已经基本能满足用户的实时沟通需求,而另一方面,国内用户对实时收发电子邮件并无特别明显的需求,而黑莓服务的费用过高更是其推广的一个最主要的瓶颈。根据中国移动提出的资费标准,按流量不同,黑莓服务有每月398元和598元两种套餐,对于一般用户来讲明显过高。就像短信服务在热衷电子邮件的欧美市场表现平平一样,使用习惯和费用将令黑莓在中国市场遇到不小的阻力。
  

===================
#29 唐晓东 2007-8-17 22:20
目前黑霉不可能在中国成功! 主要没有体现黑霉的优点,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
#30 6533186dc 2007-8-18 10:40
原帖由 唐晓东 于 2007-8-17 22:20 发表
目前黑霉不可能在中国成功! 主要没有体现黑霉的优点,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水货很成功了 价格便宜。。。。。。。。。买的人多的要死

===================
#31 6533186dc 2007-8-18 10:40
原帖由 唐晓东 于 2007-8-17 22:20 发表
目前黑霉不可能在中国成功! 主要没有体现黑霉的优点,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水货很成功了 价格便宜。。。。。。。。。买的人多的要死

===================
#32 waterking 2007-8-18 10:55
先说说各位对于"成功"的定义吧.

首先是购买数量.

然后是功能使用,购买BB的人大部分都在使用特色功能/服务.或者退一步,有购买意向的人主要是冲着那些功能去的.

话说这BB那个邮件功能,水货现在在国内用起来到底麻烦不??

===================
#33 6533186dc 2007-8-18 14:41
原帖由 waterking 于 2007-8-18 10:55 发表
先说说各位对于"成功"的定义吧.

首先是购买数量.

然后是功能使用,购买BB的人大部分都在使用特色功能/服务.或者退一步,有购买意向的人主要是冲着那些功能去的.

话说这BB那个邮件功能,水货现在在国内用起 ...

现在MAXPDA的一群人已经开发出了软件了
出了完整版就和BB在国外一样鸟

===================
#34 ps2girl 2007-8-18 14:59
BB机会来勒,赶快拍成电影啊:D

===================


[登录后才可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