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FC俱乐部>>游戏业界综合讨论区>>
- 刷新/显图/登录/注册/WEB
标题:前阵子玩小机器人2,最近在和4岁儿子玩最新作卡比,这借鉴的很明显啊
时间:25-07-14 00:35
作者:sunjianxi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玩小机器人的时候,觉得很多设定很有新意,比如大地图中拯救小机器人,达到一定数量开拓新的关卡。比如各种变身过关。
但最近玩最新作卡比,因为是低幼向的,所以操作比较简单,孩子玩起来很喜欢。发现机器人借鉴卡比的地方太多了,机器人打磨的更细致,在ip致敬方面有着卡比没法抗衡的差异化,但游戏很多内核玩法还是很相似的。
突然觉得大多数创新还是要在模仿别人的基础上做优化。
这些回帖最骚
===================
bluelion2 骚(1)
引用
索饭黑白颠倒玩的溜啊,小机器人那都不叫抄袭了,就是照搬任天堂
[url]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nxGeMEN5?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1&vd_source=77c3fbfbc4828f292155b39c47fe6f73[/url]
回复列表 (3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机器人手柄指南比卡比探索发现出得早吧。
当然了,借鉴任天堂的游戏那是肯定的。
===================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小机器人vr就这样啊
===================
游戏之间相互借鉴很正常
===================
===================
这种箱庭动作游戏套路基本都是老任玩剩下的,小机器人玩的手柄和游戏的配合外加角色情怀。
===================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2025年了核心玩法早卷完了,基本都是各自做微创新
卡赞和三角洲虽然都是缝合,玩下来还是挺满意的
===================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很正常,有那么多类魂游戏,也可以有类任天堂游戏。
===================
卡比玩的是 探索发现吧???这个真不低
隐藏东西很多。惊叹制作小组的思路。
我和儿子 一暑假全打完。。 后面有强力的boss。。
===================
探索发现是卡比的第一个全3D游戏,出道即颠峰。后面复刻的2D玩法卡比反而没那么出彩了。任天堂选择探索发现做第一批NS2画质提升适配,不是没有道理的。
===================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奥德赛的低劣模仿者,只抄袭了皮毛没有学到精髓。
===================
本来就是抄袭借鉴游戏,也是索尼厉害,这都能给抬到mc94,换其他家公司,也就是个80分左右的游戏。
===================
大地图中拯救小机器人,就和找太阳,找星星,找月亮,找水果是一码事。找到足够数量的东西出现新关卡,哪来的什么新意?这都是任天堂二十多年前就有的游戏设定。
小机器人和神秘海域有点像,属于把别人的点子东拼西凑的大杂烩,但是整合及细节打磨的比别人好。
===================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原帖由 @dhd 于 2025-7-14 10:14 发表
奥德赛的低劣模仿者,只抄袭了皮毛没有学到精髓。
说奥德赛也太露怯了
===================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欢迎借鉴
===================
===================
没玩过这作,纯粹云想法。我认为像的原因还是因为缺乏核心玩法特色,像手柄震动和ps角色收集不算核心玩法特色。比方说马力欧系列也难免有自我重复的设计,但每作有个核心设计围绕展开会消解相似性。比如阳马是喷水,马银是重力星球,马3d系列是2d模式3d化,奥德赛是附身,大金刚新作是破坏。像新超马系列审美疲劳了,惊奇加个惊奇花设定。
我估计小机器人本来是这样一个设定:小机器人解救ps游戏明星后共同团结起来抵御其他平台游戏角色冲击。比如第一大关海盗,香蕉,boss是城市里的大猩猩明显就是影射任天堂咚奇刚,但好像关卡间的统一性差些。
===================
原帖由 CHIZURU 于 2025-7-14 12:33 发表
没玩过这作,纯粹云想法。我认为像的原因还是因为缺乏核心玩法特色,像手柄震动和ps角色收集不算核心玩法特色。比方说马力欧系列也难免有自我重复的设计,但每作有个核心设计围绕展开会消解相似性。比如阳马是喷水, ...
宇宙机器人2的核心玩法是利用各种能力通关,很多关卡会给你一个核心能力。
比如变成无比坚硬的滚动小球,可以抵御重物砸击,滚过针刺地面。
或者变成橡胶身体,可以吸水膨胀变大撞击或者碰水灭火。
或者变成狗狗能力,可以往前加速冲撞越过长距离沟渠。
又或者公鸡的火箭飞天能力,可以窜到原本难以抵达的位置。
还有缩小能力,变成老鼠进入平时无法抵达的地方。
当然还有一些别的能力,总之就是利用这些关卡给你限定的能力一直前进到终点,沿途顺便收集失散的机器人和碎片。
这些能力有点像奥德塞中马里奥附身对手的特性,然后利用这些特性通关,不过机器人不需要附身敌人,每一关的特殊能力是在起点直接给你的。
解关卡的思路不复杂,但对操控水平有要求,尤其是很多挑战关,只有一条命,一个失误就从头开始。
宇宙机器人里面打的都是虚空的敌人,不存在任天堂的角色。因为挑战关只有一条命,感觉比奥德赛难度还高。
===================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原帖由 @CHIZURU 于 2025-7-14 12:33 发表
没玩过这作,纯粹云想法。我认为像的原因还是因为缺乏核心玩法特色,像手柄震动和ps角色收集不算核心玩法特色。比方说马力欧系列也难免有自我重复的设计,但每作有个核心设计围绕展开会消解相似性。比如阳马是喷水,马银是重力星球,马3d系列是2d模式3d化,奥德赛是附身,大金刚新作是破坏。像新超马系列审美疲劳了,惊奇加个惊奇花设定。
我估计小机器人本来是这样一个设定:小机器人解救ps游戏明星后共同团结起来抵御其他平台游戏角色冲击。比如第一大关海盗,香蕉,boss是城市里的大猩猩明显就是影射任天堂咚奇刚,但好像关卡间的统一性差些。
你说的这个是不是叫柯拿米世界
===================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抄袭就是抄袭,没有创新
===================
===================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原帖由 @BigBangBang 于 2025-7-14 10:09 发表
探索发现是卡比的第一个全3D游戏,出道即颠峰。后面复刻的2D玩法卡比反而没那么出彩了。任天堂选择探索发现做第一批NS2画质提升适配,不是没有道理的。
后面复刻又不是重置,当然不可能是3D了。探索发现的NS2版8月才发售,都要算到第三批强化了。。。。
===================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文无第一,游戏之间肯定是互相借鉴学习的,我不认为是抄袭。
===================
原帖由 ahzhuo 于 2025-7-14 13:5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后面复刻又不是重置,当然不可能是3D了。探索发现的NS2版8月才发售,都要算到第三批强化了。。。。
第一批公布:绿脸贱笑:
===================
原帖由 BigBangBang 于 2025-7-14 13:58 发表
第一批公布:绿脸贱笑:
用一个dlc 在直面会上宣传。。。。。也是服老任了。不过看介绍。玩法全部更新。即使老的都通了。还有新的玩法。。冰一出现。。地形就变化。。然后。。。。。。。。。。。。。。想去吧。一直在等发售。
===================
探索发现虚空的最后boss是真难。我开金手指玩的。
===================
原帖由 dhd 于 2025-7-14 10:1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奥德赛的低劣模仿者,只抄袭了皮毛没有学到精髓。
原帖由 haogrrr 于 2025-7-14 13:1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抄袭就是抄袭,没有创新
游戏原教旨主义者真是要多傻逼就多傻逼~~~
任何科学技术进步的最重要的一点之一就是,基于前人成果进行微创新。当积累足够多的微创新后,量变引发质变。
照原教旨主义傻逼们的逻辑,想拿诺贝尔物理学奖怕得是从发明阿拉伯数字开始从头钻研,不然就是“抄袭前人的成果”!
这么在意所谓技术血统的纯正,咋还不把手上的手机砸掉啊?都是他么抄袭摩托罗拉的大哥大的货,用着不觉着丢人吗?
===================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原帖由 @quigonjinn 于 2025-7-14 14:25 发表
游戏原教旨主义者真是要多傻逼就多傻逼~~~
任何科学技术进步的最重要的一点之一就是,基于前人成果进行微创新。当积累足够多的微创新后,量变引发质变。
照原教旨主义傻逼们的逻辑,想拿诺贝尔物理学奖怕得是从发明阿拉伯数字开始从头钻研,不然就是“抄袭前人的成果”!
这么在意所谓技术血统的纯正,咋还不把手上的手机砸掉啊?都是他么抄袭摩托罗拉的大哥大的货,用着不觉着丢人吗?
你这说的,索尼抄了这么多年,出过质变的玩法吗。。
===================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还是那句话,谁是小丑,多年后自然会有定论。。。
===================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原帖由 @狂涂 于 2025-7-14 22:08 发表
还是那句话,谁是小丑,多年后自然会有定论。。。
只要sony一直赞助媒体,就不会有多少人去揭露
===================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原帖由 @级替四 于 2025-7-14 13:02 发表
宇宙机器人2的核心玩法是利用各种能力通关,很多关卡会给你一个核心能力。
比如变成无比坚硬的滚动小球,可以抵御重物砸击,滚过针刺地面。
或者变成橡胶身体,可以吸水膨胀变大撞击或者碰水灭火。
或者变成狗狗能力,可以往前加速冲撞越过长距离沟渠。
又或者公鸡的火箭飞天能力,可以窜到原本难以抵达的位置。
还有缩小能力,变成老鼠进入平时无法抵达的地方。
当然还有一些别的能力,总之就是利用这些关卡给你限定的能力一直前进到终点,沿途顺便收集失散的机器人和碎片。
这些能力有点像奥德塞中马里奥附身对手的特性,然后利用这些特性通关,不过机器人不需要附身敌人,每一关的特殊能力是在起点直接给你的。
解关卡的思路不复杂,但对操控水平有要求,尤其是很多挑战关,只有一条命,一个失误就从头开始。
宇宙机器人里面打的都是虚空的敌人,不存在任天堂的角色。因为挑战关只有一条命,感觉比奥德赛难度还高。
比奥德赛难度高纯扯皮
我白金这游戏也就15小时
很多关卡我都嫌难度太低, 看得出来制作组可以做更高难度的, 但就做得偏低了
===================
原帖由 quigonjinn 于 2025-7-14 14:25 发表
游戏原教旨主义者真是要多傻逼就多傻逼~~~
任何科学技术进步的最重要的一点之一就是,基于前人成果进行微创新。当积累足够多的微创新后,量变引发质变。
照原教旨主义傻逼们的逻辑,想拿诺贝尔物理学奖怕 ...
谁让小机器人拿了GOTY
===================
人体堂的那独一无二的设计被抄袭“致敬”还少么,几年前尼国有个阿猫阿狗小厂,抄了野炊做成手游,赶上了全球玩家都在家的百年难遇的covid。
现在这小厂已经鸟枪换炮,魔都徐汇某地铁站一出来,周围一圈好几栋办公楼都是他们家的了。 而且这公司能那么火,刚开始最大推手就是索索的吉田修平。 不是一家不进一家门。
===================
玩法不算抄这是山内自己说的,街机时代任天堂的作品可没少借鉴其他公司。
===================
原帖由 lsn 于 2025-7-14 22:5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比奥德赛难度高纯扯皮
我白金这游戏也就15小时
很多关卡我都嫌难度太低, 看得出来制作组可以做更高难度的, 但就做得偏低了
对我来说那些一命的关卡已经很难了,有些要反复挑战很多次才能过,你15个小时能全部过,绝对属于非常牛逼的。
===================
原帖由 lsn 于 2025-7-14 22:5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比奥德赛难度高纯扯皮
我白金这游戏也就15小时
很多关卡我都嫌难度太低, 看得出来制作组可以做更高难度的, 但就做得偏低了
奥德赛有辅助模式
===================
原帖由 subway35 于 2025-7-15 01:23 发表
人体堂的那独一无二的设计被抄袭“致敬”还少么,几年前尼国有个阿猫阿狗小厂,抄了野炊做成手游,赶上了全球玩家都在家的百年难遇的covid。
现在这小厂已经鸟枪换炮,魔都徐汇某地铁站一出来,周围一圈好几栋办公 ...
这家SONY为幕后黑手的公司到底是抄了荒野之息什么独一无二的设计,能具体说说么?
===================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原帖由 @卖哥 于 2025-7-15 08:48 发表
玩法不算抄这是山内自己说的,街机时代任天堂的作品可没少借鉴其他公司。
怎么还在说那事,然后任地狱抄的小蜜蜂亏得血本无归,改成原创的大金刚才活下来
===================
[登录后才可回复]